252,外购军舰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31 字 11个月前

经过一场马拉松般的外交谈判,终于在1881年二月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取代了先前的里瓦几亚条约。除了增加了赎回伊犁的金额外,其他大部分有损主权的条款都废止了,完全收回了伊犁地区,确保了边界的完整。

此条约一公布,世界舆论顿时哗然。英、法、美等国的各大权威报纸均载文评论说"天才外交官曾纪泽创造了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迫使大俄罗斯帝国把已经吞进口里的土地又吐了出来---这是俄国立国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

的确,就以此时的大清国羸弱的国力而言,能够通过外交谈判重新收回伊犁,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顽强的曾纪泽还在圣彼得堡和狡猾的吉尔斯、布策等俄国外交官们唇枪舌剑时,万里之外的大清国首都也发生了一场争论---这就是北洋水师未来的主力舰到底是外购还是自造。争论的起因是两江总督李旭向朝廷上奏要求由江南船舶公司负责为北洋水师生产主力舰。而直隶总督李鸿章闻言,也连忙上折子表示基隆船厂目前只能生产五千吨级的战舰,并非北洋水师所需的巨炮坚船,还是以外购为宜。

李鸿章是亲眼看到了周怀安率领南洋水师主力在渤海湾防备俄国舰队的情景,对那艘福州舰也印象深刻。他对李旭手里有一支如此强大的舰队在深感惊讶的

同时也倍感压力!他同样没有想到象福州舰这样的大舰竟然是基隆船厂自造的国货,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假如未来的北洋水师主力舰也交给李旭控制下的基隆船厂建造,那么巨额的造船费用源源不断的流入江南船舶公司的荷包,岂不是给义勇侯输血打气?那义勇军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而且北洋水师的船舰都由义勇军负责生产,将来岂不是被李旭掐住了命脉?

不行,绝对不行!北洋水师必须自行发展,绝不能被他人轻易掐住命门!

李鸿章在保定总督衙门的签押房里转着圈,苦心孤诣地思考着如何才能避免南洋水师坐大进而威胁到北洋水师的发展。眼下南洋水师在李旭的经营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气候,大小舰船数十艘,不仅规模已经是远东第一,就是战斗力也不可小觑。

听闻曾经在福州船政局工作的法国人日意格评价认为南洋水师之战斗力几可匹敌英法二国的远东舰队,而犹在俄国远东舰队之上!这个评价令李鸿章倒吸一口冷气,能够对抗英法二国的战舰,这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大清国的海疆任由南洋水师驰骋啊。

那么如何限制甚至削弱南洋水师从而为北洋水师的发展扫除障碍呢?李鸿章皱眉在房里踱步,他知道李旭可不是能随便玩弄于股掌的人,兵强马壮的江南王,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