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容馨力谏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45 字 10个月前

“是啊!义勇军兵多将广,虎踞江南,万一…不可不虑啊,少荃!”

“十万淮军将士誓死效忠朝廷,若有江南异动,大军顷刻南下平叛,绝无迟疑!”李鸿章沉声说道,微微一顿,继续说道:“目下左大人的老湘军驻扎西北,彭玉麟的长江水师控制着江南水路。且两广、湖广、西南诸地俱是朝廷掌控,江南果真要乱也未必敢---关键是看朝廷的决心!”

奕?嗯了一声,若有所思。他基本上同意李鸿章的判断,虽然义勇军实力强悍,可要真的造反作乱却也未必,毕竟国人讲究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难道朝廷处分了李旭就能成为义勇军造反作乱的借口吗?笑话,只怕李旭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如此胡来吧!

况且自平定洪杨之乱,江南人心思定又兼十几年的飞速发展,经济繁荣,日渐富裕,富庶情况远胜往昔。如此一来,有几个人愿意抛家毁业造反呢?他们汉人向来喜欢窝里斗,让汉官三巨头彼此斗斗也好,这样才能让朝廷分而化之嘛!只是,如果李续之真的交出了江南,这块肥肉怎么办?

奕?慢条斯理地说道:“少荃啊,你的忠勇朝廷是知道的!如果李续之交

出了江南,该当如何啊?”

李鸿章见奕?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江南的善后问题,心中一喜,知道奕?也动了心思要做掉李旭。只是这江南花花世界实在诱人,要联手就得讲条件。遂微微一笑道:“江南乃是朝廷的江南,自然由朝廷处置才是。卑职位在直隶,不敢得陇望蜀,还请王爷深察!”

奕?点点头,故作深沉地叹息一声,然后说道:“兹事体大,还要当面奏报太后,细细计议后方可万全…一切由太后决断吧!”

二天后,都察院署右副都御史张佩伦上了一份折子,公开弹劾刘世光、李旭,洋洋洒洒近万言历数两人在商州一案中的情弊,谓之不公不法不敬不谨,朝廷当严肃处分以振朝纲!

这个折子如同油锅里浇了一瓢凉水,顿时震惊了朝野内外---公开弹劾炙手可热的义勇侯,还真是胆大包天啊!军机处当值大臣宝鋆接到折子,不敢怠慢,连忙递进宫里面呈慈禧太后御览。

养心殿东暖阁里,四十七岁的慈禧太后盘腿坐在软榻上,闭目听着大太监李莲英将张佩伦的折子不紧不慢地念了一遍,又随手接过来仔细看了看,面无表情地将素纸折子放在小桌上。

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大权独揽。在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带来的快感的同时,她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眼前这事关系到了义勇侯李旭还有他手

下的那支强大的军队,更有江南庞大的政治势力和巨大的经济财富,而这一切都让她身上的压力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