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国事 281,东渡日本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65 字 10个月前

咸腥的海风带来一丝凉意,伊赤心轻手轻脚地给李旭围上披风。李旭轻声问道日本的安排都妥了吗?伊赤心连忙嗨了一声。李旭点点头,望着混沌的大海尽头,那里雾茫茫海天一色,什么也看不清楚一如此次远行日本,没有人知道将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船到横滨,时任大清国驻日公使黎庶昌赶到码头迎接。对于这位声名显赫的义勇侯,虽然眼下似乎受到了朝廷的冷遇以致发配海外,但是黎庶昌却是心里万分小心---谁知道哪天这位爷就突然咸鱼翻身呢?这年头什么怪事都有,何况这位江南的土皇帝还挂着大学士的名头。

黎庶昌不敢怠慢,躬身在舷梯旁迎接义勇侯。李旭倒也客气,微笑着和黎庶昌寒暄,一点也没有中堂大人的架子,让黎庶昌极有好感,暗道这位义勇侯似乎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打交道啊!他连忙说道:“大人一路辛苦!卑职已经安排了给大人接风洗尘。”

李旭和颜悦色地说道:“哦,有劳纯斋兄了!本侯听说恩师门下四才子之谓,纯斋兄名列其中,琴棋书画令人称羡啊,呵呵…”

同治元年,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贵州廪贡生的身份上万言书,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交曾国藩的江南大营差遣。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黎庶昌随营六年,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以文字相交,并称“曾门四才子”。

曾国藩调任,黎庶昌留江苏候补,曾任代理吴江知县、青浦知县、扬州荷花池榷务等职。虽然李旭那时主要经营江西,和黎庶昌并没有一面之交,但同为湘军老人,也算是有香火之情了。

黎庶昌连忙谦虚,问道:“大人此番东瀛考察,是否要和日本政府打个招呼?”

李旭摇摇头,说:“不必了,本侯以私人名义来日,就不必惊动官方了。”

黎庶昌闻言喏喏,心中苦笑---您这位大神光临日本弹丸之地还想掩人耳目?没看到码头外那几个贼头贼脑的日本人吗?那都是日本政府的密探。

的确,李旭到访日本之事很快就被日本政府知道了。东京城内离皇宫御所不远的一处官邸,传统的日式木屋掩映在几株樱花树下,这几天突然而至的一股寒流将原

本盛开的樱花吹落一地,只有几朵残存的花朵尚在枝丫上。

在屋内的榻榻米上,时任内务卿的山县有朋正和几名政府官员商议李旭到访日本的事情。山县有朋个子瘦小,脑门高凸颧骨突出,尖嘴猴腮其貌不扬。其性情沉稳且有些神经质,办事慎重而果断。不论任何事情,一旦下定决心,就不顾一切干到底。这使得他的一双眼睛深邃而锐利,目光所到之处似乎能洞穿一切。

此刻,山县有朋听着一名官员喋喋不休地介绍着李旭的基本情况,眼光却被庭院中一朵正在慢慢飘零的樱花所吸引,出神地瞧着甚至有点发呆。许久他才缓过神来,收回了目光,用浓重的长州口音说道:“虽然那位义勇侯是以私人名义前来我国但毕竟是清国大员,还是内阁的大学士这么一位重臣,政治上不可小觑!”

山县有朋清了清嗓子,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我们对江南的义勇军了解不多,所以更有必要搞清楚李旭来日本的目的!将来日清难免一战,需要更清楚地了解清国政界和地方重臣对我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