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叹了口气,深深地明白为什么日本人对西进大陆攫取土地如此疯狂以致不屈不挠地发动了数次大规模进攻---唐初的白江口之战、万历年间的朝鲜之战---日本人严重的忧患意识所带来的不安往往驱使他们不惜冒险一搏!这也说明那场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是注定不可避免的历史宿命---随着日本国力的发展,他们必将再次把冒险的目光投向西方的大陆,而首当其冲就是朝鲜,然后就是大清国。
在日本各地转了一圈,李旭对日本殖产兴业的景象印象深刻,此时正是日本大力开拓北海道的时期,政府民间都大力推进北海道的开发。让李旭感慨的是日本举国上下都明确了发展经济壮大国力的目标,朝野同心一力发展,各地大兴土木发展实业。
相较之下,大清国江南一隅的繁荣却掩盖不了北方的萧条,两国政府眼光高下立判!这不能不令李旭忧虑不已---长此以往,日本必将国力超越大清,江南一地能独立支撑一场残酷的战争吗?
九月,李旭在日本官员的陪同下来到富士山脚下,在这里会见了刚从德国考察宪政回来的伊藤博文。对于这位在中日两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深深印迹的名人,李旭也是久仰大名了---后世历史中,伊藤博文不仅给日本带来了西方宪政体制,从而使日本彻底走上了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也同样给大清国带来了一场甲午战争
和一个极具侮辱意味的马关条约!可以说伊藤博文带领日本开始了近代西进大陆的脚步,是“光明的明治时代”真正的缔造者。
就是这么一号历史人物,现在大老远的从东京赶来富士山脚下会见李旭了。李旭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迎面而来的那个小矮个子,那人身材瘦小而精干,虽然年纪比李旭还小四五岁但紧贴头皮的短发却白了不少。国字脸,大耳朵,天庭饱满,一双不出意料的小眼睛却格外有神。虽然脸上带着微笑,但那笑意却掩饰不住目光里的倨傲!
伊藤博文也在打量着李旭,然后在距离几步远就日式鞠躬致礼。李旭也抱拳作揖还以中式礼节,微微而笑,不动声色。两人随后握手寒暄,一番纯西方的礼仪客套。这是一次私人性质的见面,双方都只是区区数人在场。小小的庭院中摆开茶具,小苍煮茶伺候,李旭和伊藤博文相对而坐,伊赤心一旁充当翻译,其余秘书随从随意而坐。
两人谈论了一阵李旭对日本的观感和发展经济方面的心得后,李旭微笑说道:“听闻阁下在德国考察宪政一年有余,必有体会,愿闻高见。”
伊藤博文也微笑道:“侯爵阁下过奖了!宪政乃西洋文明的代表之一,却有进步之妙。德国宪政也有独到之处,鄙人以为其切合日本实际,或可借鉴一二。鄙人以为日清两国如想开化自强,必走宪政之路…阁下以为然否?”
“宪政乃国体之本,是为民众参与国事之体制,也是国家脱胎换骨之法!
只是当下阻扰不小,尤以敝国为甚!贵国或可一试,以为敝国榜样也!”
“呵呵,自中原陆沉,夷狄入主,日本史家多言崖山之后无华夏矣!阁下适才所言贵国宪政难为,莫非就是此意?”伊藤博文笑里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