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再次发起了冲锋,三色旗引导着嗷嗷叫的士兵们奋力冲击。冯子材大声吆喝清军开火,义勇军战前紧急支援给萃军的步枪一起射击。一时间,弹如雨下,长墙内外杀声震天…
法军渐渐逼近长墙,密集的子弹打得石墙上砂石乱飞,尖叫的流弹在人们的头顶上乱飞…冯子材全然不惧,挥舞着战刀,四处督战---“有退者,无论何将遇何军,皆诛之”。
战至中午,法军沿东岭向大小青山方向实施主攻的部队第一四三团一营和外籍军团第二营等在炮火掩护下,强行冲过了重炮团的火力覆盖,攻占东岭三座堡垒并进而猛攻长墙。
与此同时,借助丛林的掩护发起攻击的法军也冲
到了长墙附近,猛烈攻击防守的萃军。法军指挥官挥舞军刀,指挥士兵扑向长墙,一名祖阿夫兵高举三色旗,悍不畏死地冲锋在前,身后是成群的法军呼喊着发起了冲锋…
清军防御危在旦夕。守在主堡上的冯子材须发皆张,怒目瞪视,一身战袍早被硝烟熏黑,脸上也渗出了血迹。他吼声如雷,大呼---孩儿们,此战有死无生,决死一战!两个儿子和身边的亲兵也一起怒吼,引得群山呼应,不绝于耳。
督战的尼格理放下望远镜,面露微笑。他承认眼前这股清军很勇敢,死战不退确实比在越北遇到的那帮清军强多了---起码战斗意志强不少!
然而,人的意志毕竟敌不过枪弹,在铁与火的战场上,决定胜利的砝码永远是实力!他轻松地对身边的副官说道:“让运输队走快点,法兰西英勇的战士们还没有吃饭呢!”他抬头看看天,又说道:“最多在过一个小时,我想战斗就可以结束了。”
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从进攻的法军侧翼丛林里传来,暴风骤雨般的枪声还夹杂着沉闷的爆炸声…尼格理大吃一惊,急忙举起望远镜观察,他发现不时有团团的烟
雾冒起,而那些枪声似乎连绵不绝---这不是他熟悉的法国单发步枪的声音,也不是单发步枪射击能有如此密集的声音---这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射速!
尼格理以一个老兵的经验迅速地做出了判断,敌人的援兵到了而且来的是一支可怕的部队---装备精良甚至超过了法军,这从密集的枪声就可以知道敌人装备了最先进的连法军也没有普及的连发步枪---也只有连发步枪才能有如此惊人的射速!
尼格理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义勇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