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封义勇公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93 字 11个月前

黑灯瞎火的李旭也认不全这许多的官员,干脆照着官场规矩端着架子目不斜视官腔十足俨俨然扬长而去。

李鸿章远远地看见李旭的身影,心中泛酸。现在这个同门小师弟的头衔一大堆---三等义勇公、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抚远大将军、南洋镇抚大臣---官职爵位权利均在自己之上,见了面自己都得施礼参拜---真是气煞人也!

唉,现在自己和李续之算是公然撕破了脸,以后该如何相处呢?从朝廷的上谕不难看出李续之在太后心目中的地位似乎信赖有加红得发紫!可是果真如此吗?李鸿章宦海多年的敏锐感觉意识到这不可能---定是朝廷的无奈之举啊!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为满汉两班,李旭排名汉官

第一位。他率先出班启奏---好歹朝廷给了自己面子,自己也得有所表态不是!

李旭威严扫了一眼大殿之上黑压压的官员们,气场瞬间爆棚,满汉官员们似乎都有种泰山压顶之势随着义勇公的目光迎面而来!

依着规矩走完开场白后,李旭朗声说道:“我大清自开国以来,内忧外患未有今日之危。沙俄居北而虎视龙兴之地;法夷在南觊觎西南;英人自印度不断侵入缅甸乃至西藏,垂涎云南;蕞尔小国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力大增而不甘寂寞,屡屡在朝鲜挑事!即使东南沿海目下尚无近在咫尺的危机,但盘踞吕松之西班牙、爪哇之荷兰等国亦非良善之辈…如此危局,大清国该当如何应对?”

他又扫了一眼众人,继续大声道:“我大清当图强自新,再不能萎靡不振,否则国难不远矣!为此,臣李旭提出三条建议请朝廷斟酌。”

“一,国内必须稳定,决不可再起动乱!义勇军断不容忍任何造反叛乱,当以雷霆之力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定安全!二,国家图强难以一蹴而就,当循序渐进不断以改良之法推进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绝不能用激烈

暴力的形式妄想一夜改变国家---那样只会带来国家的灾难和百姓的痛苦!三,大清国要想改变就不能妄自尊大而必须谦虚,必须吸取世界各国的优势优点而不分种族肤色地域,只有海纳百川方能有容乃大!”

李旭在朝堂上公开表明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决反对动乱的决心,不仅令朝廷深感满意,也让国人明白了义勇公的态度---现在大清国朝野上下都知道了义勇公不会造反更不容忍造反!

义勇公希望国家以一种改良的方式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逐步改变贫弱的状态---对此,不论南方的开明士绅还是北方的保守势力都一致表示欢迎和支持。毕竟,没有人愿意国家动荡社会不宁大家都没法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