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军工配套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04 字 10个月前

光绪十三年三月,春光明媚,暖风和煦。李旭下令在义勇军陆军司令部设立汽车处,负责筹划军队机械化建设和发展的相关工作。此时,原骑兵二师上尉军官陈卫国正在金陵陆院指挥系进修班学习,还有一年毕业。李旭觉得这孩子颇有悟性,领悟能力强而且脑子灵活,遂把陈卫国叫来,要求他开始着手研究部队机械化建设和发展问题---从现在开始起步,从零开始逐步实施机械化部队的编组、训练、战术、装备、条例等方方面面!

李旭严肃地对陈卫国说道:“卫国,义勇军不仅要紧随时代前进,更要勇立潮头锐意进取,要敢于走在时代的前列!当别人还没有意识到机械化对军队的巨大意义时,我们必须抢先一步率先运用新技术带来的战斗力!不要怕失败,要反复试验、摸索直到成功!你是骑兵出身,应该清楚速度对战争的重要性,更清楚部队迂回穿插需要的就是运动能力!汽车虽然刚刚出现但却是机械化军队的曙光,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改变我们的军队紧跟洋人的步伐而一举超越欧美军队!这个意义非常巨大,明

白吗?”

“是,大帅!末将明白!”陈卫国站在义勇公巨大的办公室里,腰杆笔直,心潮澎湃。他没有想到义勇公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一个年轻小伙子---这是把义勇军未来的希望放到了他的肩上啊!

“卫国,你年轻有朝气,有闯劲,不要害怕失败,本帅支持你!学习结束后,你要去汽车处工作,全面规划我军的机械化发展方向和思路、计划等,要注意汽车发展的动向,要提出适合部队使用的装备要求!”

停了一下,李旭温和地继续说道:“卫国啊,你的父亲是英王陈玉成,是一条汉子可惜误入歧途…你要为你的父亲争口气,为改变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奋斗!”

“是!一定不辜负大帅期望!”陈卫国心情激动,他小时候就听母亲不止一次说过父亲托孤的事情,也和石保国一样从小受到义勇公的关怀照料,对义勇公发自内心的感激、尊敬和崇拜!

李旭对汽车为代表的军队机械化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一二样新产品新发明方面,他更需要体系化的产业为军队的机械化建设提供保障。

三月底,李旭召开了一个在义勇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史称“江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李旭要求建立完善的汽车产业,不仅要鼓励民营企业创办汽车研发、生产企业,义勇军的军工系统也要建立生产军方要求的汽车产品并进一步研制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机械化产品---李旭希望能尽早研制出坦克这种彻底改变陆战形势的大杀器!在他看来,坦克并不是多么天才的发明只不过有没有人想到这个点子---从机器的角度来讲,坦克就是拖拉机和火炮的结合体,只不过为符合战争要求而做出了更完善的改进---比如增加了装甲。

当然,现在汽车才刚刚出现,方方面面还不完善,质量和性能也差强人意。但是汽车的出现就预示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很快各种机械化运载设备就会陆续出现---实际上,戴姆勒已经发明了最早的摩托车---在一辆自行车上加装了汽油发动机!

因此,李旭不想再落在西方人的后面了,他决心利用汽车发明这个契机开创工业新纪元!不仅让义勇军率先步入机械化军队的现代化阶段,也要带动义勇军控制下的南方进入现代工业化阶段,进而影响大清国的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