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公暗示自己插手复旦办学…不就是几个钱的事情嘛,咱有钱而且咱的钱就是替大帅办事的!
“对了岳父,听说王韬还是上海格致书院的院长?父帅希望他出任复旦校长,为国家培植立宪人才!”说完,李盛意味深长地一笑。方世平顿时恍然大悟,义勇公果然在下一盘好大的棋啊!
由于有方世平出面解决了复旦大学的经费问题,复旦大学顺利完成了全部建设,如期赶在九月初开学。首任校长王韬邀请义勇公题写校名并出席开学典礼,于是李旭欣然前往上海。在一如既往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后,李旭又当场给校牌揭幕以示复旦大学开张!
随后李旭带着罗文才参加了复旦大学师生座谈会,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学生代表中站起一人,李旭一看认识,这不是谭嗣同吗?原来谭嗣同金陵大学毕业后又跑到复旦求学,就读全国首开的历史系西方史专业。
只见谭嗣同拱手道:“中堂大人乃朝廷柱石国家栋梁,南巡讲话中多次提到方今社会小富即安现象普遍,殊为可虑!请问大人,如何改变此等现象?可否借鉴泰西诸国之经验以振兴大清?”
李旭点头,微笑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是外来的经验要结合我大清国情方能用之,不可一概而论!”
又一学生代表起身拱手行礼,其人年约三十左右,肤色微黑,身材矮小却
声音洪亮,侃侃而谈掷地有声---虽然一口广东官话让人听得甚是费力!只见他大声道:“中堂大人,学生乃广东南海康有为。请问大人,我大清秉承数千年道统却不敌泰西洋夷,何故?莫非我之道统不及彼之宪治欤?”
这就是那位晚清的风云人物康有为啊!李旭注目细看,果然是霸气侧漏之辈!不知道他的弟子那位同样显赫一时的梁启超在不在?如果在可就太好了,日后戊戌维新的三大干将全部到场,可谓风云际会啊!
李旭忍住了念头,微笑道:“康同学请坐,这个问题问得好啊!”他摆摆手让康有为坐下,然后沉吟片刻,沉声说道:“国朝开国不过二百余年,华夏道统更是历经千载!若说这垂范千载的道统不堪一用岂非笑话?德人先贤黑格尔有言云存在即合理---足证我华夏道统自有其合理的一面!然时移世易,显然今日之道统已难以保证我华夏之安危,当与时俱进以图维新!”
他停了一下,见众人都聚精会神听讲,遂继续说道:“西人多以宪政治国,而本帅以为大清问题有二,其一能否宪政?其二如何宪政?望诸君深思---结合国情,筹谋细密,条件不备,断不能妄行之!”
李旭在复旦的讲话并没有公开却在复旦师生中广为流传,引发了师生们的热烈讨论---复旦大学也由此成为大清国宪政思想的发源地,以后逐渐成为江南知识分子的共识并进一步影响全国士绅阶层,为日后波澜壮阔的宪政思潮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