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潜深30.48米
艇员16人(10名水兵3名军官3名士官)
武备:艇首450毫米鱼雷管二具,一次性装弹二发
动力:45马力汽油机一台(水面航行),蓄电池电动机一台(水下航行),单轴推进。
航程:水面三百海里,潜航五十海里
研究所长在谈到该潜艇性能时,特别指出---虽然理论上潜艇能长途远航但因其吨位太小,适航性还比较差,实际不可能在大海的波涛中远航太久!同时,现在的发动机噪音也比较大,艇员在此恶劣环境下也难以忍受长久工作。因此,今后的潜艇研发工作将以增加吨位、扩展动力、降低噪音、提高适航性和加强武备、稳定可靠等方面为重点。目前,研究所已经着手开展相关研发工作,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推出新的更大吨位和更适应海战要求的新型潜艇!
李旭对研究所的工作表示满意,希望科研工作再接再厉,继续拿出更好的潜艇以满足海军的需要。他对众人感叹---为了保卫国家的海疆,我们的科技人员和海军官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潜艇的问世,不容易啊---但我们终于成功了!要大力表彰,要记功!
李旭还亲自接见了研究所的全体科技人员,对潜艇研究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了奖励。在接见研究所工作的外籍人员时,他还特别对霍兰等外国专家表示了感谢,并希望他们继续在大清国工作。同时指示有关部门在生活上对外籍专家给予更好的照顾---人才难得啊!
随后李旭等人在鄱阳湖边观摩了潜艇演示,当潜艇在水中发射的鱼雷准确命中船靶,并将靶船炸成两截,在场的海军高层孙三官、周怀安等人都意识到了潜艇的巨大作用和威力,不禁相视一笑。
李旭告诉他们潜艇作为水下突击力量将是对海军水面舰队战斗力的重要补充,而且潜艇可以单独使用,其战斗作用不可替代,海军需要大力加强潜艇部队的建设!
后来根据李旭的指示精神,海军司令部在两年后成立了第一支潜艇大队,并且成立了潜艇学校开设培养专业的潜艇战人才。同时将福州的海军装备研究所(501所)专门负责水面舰艇的研制,将九江水下设备研究所改称海军潜艇研究所(502所),负责潜艇及相关水下设备的研发。
军史记载,光绪十九年第一艘霍兰型潜艇在鄱阳湖畔的诞生标志着义勇军海军开始拥有了全新的水下攻击武器,并领先西方十年时间---该潜艇即为海军鲨鱼级潜艇首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