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荣禄企图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50 字 10个月前

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初夏的京城微风和煦,柳条懒洋洋的绿油油,在微风里不情愿地扭动了几下。

时任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荣禄正在深宅大院的府里愁眉苦脸,昨日慈禧太后将他和一帮满人权贵大臣召到颐和园,密议如何应对义勇王和遍布全国的义勇军。众人都是哼哼唧唧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会相对叹息。

眼下朝廷要兵没兵要将没将,拿什么应对义勇军呢?虽然上谕已经宣召董福祥的甘军火速进京拱卫,但是大家都清楚这甘军又岂是虎狼之师的义勇军的对手呢?当年左宗棠扫平西北,主力靠的还是人家义勇军---老董的甘军不过是跟在后面打打下手!

最后老佛爷发火了,厉声呵斥---你们这帮酒囊饭袋就会遛狗逗鸟,全然不把祖宗基业放在心上!反正哀家也是一把年纪没几天活头了,真出了事,大不了两眼一闭吹灯拔蜡---看你们到时候怎么办!

见慈禧太后大发脾气,众人都赶忙跪下请罪,纷

纷表示---不是不想维持祖宗江山,这不没辙嘛---两手攥空拳能拿如狼似虎的义勇军咋办!

领班军机大臣奕?虽然年过六旬,甲午战后更是身体日渐衰弱。但身为大清皇族之首,自然要有所表态。他咳嗽一声,说道:“太后,朝廷占着大义名分,只要和义勇王相安无事,想来江山社稷也还是能够保全的---李续之的为人臣有所了解,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令国家动乱!”慈禧哼了一声。

去年才因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加封为庆亲王的奕劻是皇族中仅次于奕?的二号人物,为人精明老到,也出班说道:“启奏太后,臣以为为今之计就是要加紧编练新军---只要有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手,朝廷当可高枕无忧矣!”

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说道:“庆王爷所言不差!太后,朝廷眼下要紧之事就是赶紧募兵练兵!袁世凯此人原本是淮系干将,久镇朝鲜以知兵著称---假以时日,当可为朝廷练就一支精兵啊!”

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刚毅是甲午战争的主战派,人如其名向来说话干脆。他说道:“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小站练兵尚不知何时可见成效而眼下义勇军已经席卷大江南北甚至白山黑水---这两年怎么办?义勇王的忠义或可相信,可是他手下的那班悍将呢?万一再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大清怎么办?”

刚毅这话说得众人都直皱眉,连慈禧太后都是听得心惊肉跳!大殿里一时静悄悄的,只有新近从江南传来的新鲜玩意儿---电风扇慢悠悠地在屋顶下旋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微风阵阵,令人汗意顿消---嗯,真是个好东西啊,再也不怕夏天了---奕劻想着待会儿出了园子就叫人买去。

良久,站在殿角的荣禄出声了,怯怯地说道:“太后,奴才倒是有个主意,还请太后和各位王爷斟酌。义勇军眼下规模不小,统兵大将也日渐增多---奴才以为只要朝廷许以高官厚禄,想必有人动心吧!譬如目前义勇军的东北军区司令官黄玉金,据奴才所知此人虽是义勇军的元老之一但向来不为义勇王所重用,此次也是因为该人在山东歼灭倭寇无数方才得以骤升高位!奴才以为如果朝廷用心笼络,未必不能令其效忠朝廷---此人手握重兵十万,又居关外龙兴之地,此诚强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