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押题

儒圣天下 与子同袍 1188 字 10个月前

“《诗经》优秀之处在于它并非宫廷唱和之诗,而是作者的客观情感,这种情感,才是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词,你只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

叶儒放下书,抬起头,将自己的想法给赵风骨说了说,但这些话却是字字珠玑,让后者身体一僵,旋即似乎是明悟了什么似的:

“学生明白了,多谢恩师。”

“你是赵大人的儿子吧?”

叶儒突然问道,让赵风骨一脸尴尬:

“正是,乃是父亲的三子。”

“你有想法,乃是造化之才,届时我们一同去考场,记住我说的话,在未成圣之前,人都是有私欲的,甚至于有些众圣经典的言论,就算是作者,恐怕都做不到。”

叶儒随后又说道。

“学生谨记,那学生就暂时告退了,祝先生榜上有名。”

赵风骨点点头,旋即缓缓的说道,旋即离开了这里。

“呼,终于要科举了,这一次进入秀才之后,去一趟晋国。”

等到赵风骨离开之后,叶儒吐了一口气,目光看着窗外,似乎是想起来什么事情了,目光微眯:

“晋国文人,等着我,那次的屈辱,我一定会报的。”

此后的三天,叶儒几乎是一头扎进了书中,每日闭门,只是读书,而伴随着读书的丰富,叶儒所在的房间,才气也越加的浓郁,这种变化,自然让城主府的人都感受到了,当下也极为的惊异,同时也很敬佩。

第三天。

“今日便是科举了,不知道叶儒读书读的如何了,不过看其散发的才气,倒是感觉对方领悟的圣道越加的强了起来。”

赵明诚和赵风骨等人来到叶儒所在的院子外面,看着里面所蕴含的才气,轻声说道。

“父亲,叶案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前几天仅仅只是一席话,便是省却了我十本读书之功。”

赵风骨扭过头,恭敬的问道。

“是个奇才,甚至可以说是年轻一代文人之首,恐怕以后我们炎黄国的兴

亡,全靠此人了。”

赵明诚脸色变得极为的凝重,旋即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