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回 武帝驾崩

幻澜惊梦 慎思 1659 字 8个月前

一位面容端庄秀丽的中年妇人此刻跪在龙榻前放声痛哭,悲痛的情绪似已无法压抑下去,尽数释放了出来。悲伤的泪水自眼角不断流出,每一滴都充斥着深深的绝望。

方才那个嚎哭的声音正是从她口中传出来的,此女正是李梦鸾的母亲,现今靖国的皇太后。

自李再兴患了疯病,失去理智之后,身体状态亦是每况愈下,一日比一日更加虚弱,无论用什么方式调养都不见好转。数日之前,李再兴突然心脉衰竭,当场晕厥。几日之间,皇太后找来无数郎中来为李再兴诊治,针灸、草药、推经活血,百般方法都试了一遍,最终却毫无用处。这一日李再兴终于断绝了所有生机,呼吸脉搏俱停,正式宣告死亡。

第二日,宋震东登基称帝,为了尊重刚刚去世不久的李再兴,并未更改年号。

登基大典之上,宋震东大胆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久之前的那一场战争,严重地损害了我们与大唐国之间的关系。大唐国乃是东胜神洲第一大国,国力无比强盛。如果不能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那我靖国日后行事定会处处碰壁,不得安宁之日。我建议择日派使臣前往大唐国进行谈判,在平等的条件下重新建立盟约。为了表达诚意,可以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做出让步。众卿可有异议?”

这番话一说出来,群臣之间立时炸开了锅。

反对之声层出不穷,群臣各执己见,却都表达着同一个意思。

“大唐宰相害死了陛下的父亲,陛下却要与大唐谈和,还要主动做出让步。此乃大不孝之举,臣坚决反对。”

“我靖国子民恨大唐入骨,陛下此般委曲求全乃是耻辱之举,定会失去民心,望陛下收回成见。”

“此次战役乃是他大唐国发兵在先,我们只是回击而已。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是被侵略的那一方,就算是要谈判也应该是大唐国派使臣来表示诚意才是,如今怎么反了过来。臣决不能赞同这般荒唐的决定。”

诸如此类的言论充斥着宋震东的双耳,赞同的话语却没听到一句,令他对这群固步自封、固执己见的臣子们彻底失去了信心。

宋震东知道自己暂时没有办法一意孤行,若是激怒了这群臣子恐怕便要引发一场政变。因此只好决定延后再议。

宋震东在退朝之前仔细在人群之中扫视了一圈,发现果然不见林宝珠的踪影。

“如此重要的仪式,为何唯有她没来参加,难道是生病了?”宋震东心中暗暗忖道。

于是大典结束后,宋震东亲自前往林宝珠的寝宫去询问她的情况。

没想到伺候林宝珠的几名侍女见到他的身影竟然吓得面色苍白,在原地瑟瑟发抖,似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一样。

宋震东见状忙过去质问侍女究竟发生了什么,几位侍女竟然齐齐跪了下去,不停磕头乞求原谅。其中一位胆子稍大一些的侍女说道:“静月公主自从辉阳公主仙逝后不久便不见了踪迹,宫内众人找了她许久也没有任何收获,根本就不知道她去了何处。幸好静月公主从来不和其他人接触,宫内只有我们这些侍女,平日也无人来访。我们商量之后,因为怕被治罪,便决定将这个消息隐瞒起来,希望公主能在真相曝露之前回宫。我们自知罪孽深重,但还请陛下看在我们侍奉公主这么多年的份上,饶

奴婢们一命。”

宋震东知道这位静月公主身上其实藏着不少秘密,她的失踪也不会是意外。但这些失职的侍女还是要惩戒一番的,于是沉声道:“死罪可免。但尔等看护公主不周,并且故意隐瞒实情,罚扣一年俸禄,在宫中面壁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