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磨练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就好,只有自己的意志越坚定,发挥出的精神力也就越强大,从而也能调动更多的那个什么...‘真元’?”
“对啊!”回应鹤熙的不是凯莎,而是一旁的凉冰,只听她说道:“确实,不过也有人钻研技巧这个东西的。”
“就比如我继承的那个,就是关于如何操纵更少的真元,去发挥更大的威力,不过...你还没告诉我,你到底是哪种圣人啊?姐!”
“别急啊!”飞在最前面的凯莎回头微笑着看了一眼妹妹,然后转回头继续为大家解释道:
“越白书里的那种圣人是不存在的,它们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中。其实所谓的圣人只是一种思想境界,......。”
随着凯莎的解释,其他三人终于明白,真正的圣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讲圣人之前,必须要明白对于境界的划分,在盘古文明中,认为任何生灵都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自然境界,这个境界是天地间所有生物的最低境界,同时也是最能感受到“天地不仁”的境界。
因为这个境界的生物只会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比如说羊,在这个境界的它们只知道追逐水草,睡觉繁衍,这是遵循着进化而衍生的本能,所以自然境界指的就是本能。
接下来的第二重境界,就是功利境界,功利两个字就很好解释了,那就是所有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得到与失去的考量。
在这个境界的生物基本上只有进化出自己文明的智慧生物才能到达,他们会交易、并且讨价还价,所有的行为都离不开得失二字。
只要人到了这种境界,稍微垂怜一下身体,并强将一下自己的心智,就可以修炼,成为一名炼气士,不过这种境界的炼气士除非用什么极端的手段,否则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而第三重境界,就是道德境界。这种境界的所说的道德不是个人的道德,而是以社会和大众的角度出发的。
比如,儒家的孔丘,以及为了普罗大众谋求福祉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算的上是这种境界的人。
虽然他们也和功利境界的人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两种境界有一种很不一样的一点,那就是功利境界的人最终的目标是“取”,他们费尽心机、绞尽脑汁也要获得的更多,就算给别人的也要想办法少给一点。
但道德境界的人,却更多的给予,他们给予别人知识,给予别人钱财,给予别人希望,至于能获得什么,他们不太在乎,或者说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