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咱们出来的早!”
“不然还要排队,这里的生意真是好!”
看着端上来的三个热腾腾砂锅,以及不远处排起的学生长龙,林辰也感到很欣慰。
恰好躲过了放学潮的高峰。
“那是!”
“这里叫状元米线,很多高中女生都爱来吃!”
“师弟,我考你一下,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叫状元米线吗?”
刘彦君得意的问道。
“彦君!”
“你这就太难为林辰,他才刚来春城,就连我都不知道这里的典故......”
沈梦溪替林辰叫屈道。
“莫非......”
“店主家出过状元?”
林辰想了想,随意猜了一个答案。
他印象中,学校附近的状元书店、状元米线、状元教辅确实很多,有些与状元有关。
有些则是纯粹蹭一个名字。
至于这里的由来,林辰还真的不知道典故。
“错了!”
“不是店主家出过状元,而是三年前我们学校一位省高考状元!”
“她总爱来吃这家米线,后来金榜题名,这家米线也就火了......”
刘彦君如数家珍般说道。
对于那位师姐,她印象很深刻,曾经是她高中时期的偶像。
“哦!原来是这样!”
“彦君师姐是哪个学校毕业?”
“师大附中?还是省实验?”林辰好奇地问道。
他知道,在南陵校区周围,就属这两所高中最负盛名。
在整个北方省,都属于最顶尖的高中。
“咦?”
“你还知道这些?”
“老实交代,你该不会长在春城,在津城参加的高考吧?”
刘彦君越发感到惊奇,林辰竟然还知道这些。
“不是!”
“我可是正经八百的津城人,只不过昨天看了看附近地图,知道这里有两所名校!”
林辰解释道。
他自然明白刘彦君为何这么说。
那个年代,高考移民已经在全国兴起。
特别是津城。
为了拉动房地产,更是出台了买房落户的政策,成为了京上津三直辖市中,门槛最低的城市。
以至于,大批来自冀省、鲁省、豫省、晋省甚至蒙省的高考移民涌入津城。
“你不是高考移民?”
“我还是不信!”
“你们天津话特别逗,你要不说一句天津话?”
刘彦君越发对林辰感到好奇,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