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万更

掌握好规律后,把总结交给康熙,然后让工匠来负责就行。

四阿哥和三阿哥就能功成身退,把这事交给玻璃厂那边负责就好了。

工匠们知道玻璃画的规律,数人作画在不同的玻璃上,然后拼起来就行。

可以作为大型屏风,可以做镜子的装饰,安装在镜子周围。

另外还可以安装在钟表上,愣是把钟表都提升了不少档次和价位来。

玻璃厂的负责人纪理安见到这些惟妙惟俏的玻璃画也是十分震撼,兴致勃勃要大规模生产。

依旧是把最好的一批送到宫里给康熙挑选,余下的才会卖给洋商。

还以为这样的买卖会继续交给九阿哥来办,出乎意料之外,这次康熙就交给十二阿哥接过此事。

叶珂想着康熙是不是担心九阿哥一人独揽商业命脉,索性把十二阿哥扶起来,让九阿哥没那么扎眼,又叫两人能够良性竞争了。

看看谁把买卖做得更大更好,两个阿哥彼此就会更努力。

不然就九阿哥一人做,做的好不好都是他,那就没意思了。

果然九阿哥知道后很是兴奋,跟十二阿哥道:“早就觉得十二弟是做买卖的好苗子,皇阿玛也发现了。我等着十二弟把这买卖做起来,咱们两兄弟一起赚西洋人的金银!”

十二阿哥原本还忐忑,觉得自己抢了九阿哥的买卖,如今听他这么一说就放下心来,笑着道:“弟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回来还得跟九哥多请教才是。”

九阿哥笑笑道:“这么好的买卖,洋商恨不能把十二弟供起来,你压根不用担心买卖会办得不好,而只会太好,把你给吓着了。”

果不其然,要不是十二阿哥还住在宫里,洋商都恨不得把好东西都给他送过去,好叫自己能在这买卖上分一杯羹。

十二阿哥对洋商们不了解,也不想接触太深,索性想了一个主意。

他跟九阿哥一样租了个大院子,然后把玻璃画的屏风送了过去,让洋商们看一看,之后开始叫价,价高者得。

当然院子里不可能乱哄哄叫价,所有人的价钱也不公开,只写在纸条里面折起来,放进箱子里头。

里面会写上洋商的名字,就能知道对方的报价了。

但是洋商之间很多不清楚彼此的价格,所以价钱就会尽量虚高一点,担心被别人抢了这么个好东西了。

毕竟洋商们都不傻,这么大块玻璃就已经很难了,更别提是在上面画画。

这画还满是东方之美,正是西洋人最喜欢的。

如此玻璃画屏风小心运送过去,尤其第一次卖,必然能卖出天价来,洋商们怎么能不疯了一样加价?

叶珂不得不佩服四阿哥的眼光,这十二阿哥果真是做买卖的好苗子,连竞拍这种的事都能想出来。

如此一来,这屏风的价钱就不可能低了去。

要是给洋商们彼此商量价格,很可能会联手压价,但是不给他们这个时间,直接就让他们把价格写下,谁最高就谁能得到,既公正又公平。

十二阿哥也不必跟洋商们深入接触,反正谁给的银钱多,谁就把屏风带走,还省下了不少事。

要是他跟洋商走得太近,这些洋商要送东西,要说交情,十二阿哥是接还是不接?

不接就尴尬了,接也后患无穷,还不如一开始就用这种彼此都不用深交的模式。

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讫。

屏风检查过后送出宅子,在洋商手里要是被偷了或者坏了,那就跟十二阿哥没关系了。

如果洋商没能立刻给上足够的金银,那么十二阿哥就能直接找价钱给的最高的第二个人来合作,压根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再次找人出手。

四阿哥对十二阿哥这个做法也十分肯定,简直又快又好。

而且十二阿哥还深谙同样的东西两个放在一起,就会被比较,可能价钱就低下去了。

所以每次只上一件,还不是每天上,吊着这些洋商,每天心痒痒等着新的玻璃画屏风出来。

每次一出,在前一天才通知,他们就没有能私下商谈价格的时间,只能迫不及待地抢了起来。

玻璃画一出,不少京城富贵人家也想要。

可惜十二阿哥如今只卖给洋商,就叫他们有些不满,上折子跟康熙哭诉,意思大概是好东西怎么不留给自己人,都卖给洋商去了?

提议玻璃画的是四阿哥和九阿哥,算是牵头人,然后是十二阿哥接手了。

他们几个只向着洋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对?

叶珂得知后气得要死,四阿哥和九阿哥正努力挣钱填充国库呢,这些人不帮忙就好了,还要拖后腿!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宗室当初还跟康熙哭穷,然后跟国库借钱了。

他们都没还吧,怎么就有钱想买这些玻璃画制品了?

这些玻璃画制品的价钱可不便宜,哪怕是小件的砚屏都得上万两,毕竟物以稀为贵,在外头是没有的东西,算是独一份的了。

有钱买奢侈品没钱还国库的银钱,他们还好意思怀疑几个如此勤勉为国库挣钱的阿哥吗?

叶珂一提,四阿哥也点头道:“确实,当初不说宗室,就是朝臣不少也跟国库借过银两。”

有些人确实清廉,家里要揭不开锅了,借的钱也不多,可能只有几十两银子。

有的人就是为了跟风,不然别人都借,他却不借,就有点不合群了。

更多的是想占便宜,别人都借了,他们不借就太吃亏了。

于是有的多有的少,借着借着,这积少成多,欠账的数目就越来越大,让户部尚书愁得不行。

但是主动去催债的话,户部尚书却绝不会做的,毕竟这简直是得罪死人的事,谁能乐意?

再就是那些借钱的人,有些品级在他之上,户部尚书亲自去催,低着头求来求去,最后谁都不愿意还,自己也无可奈何。

反正这种低头求人还可能不成的事,户部尚书怎么都不乐意了。

于是这就成了多年的坏账,始终没能解决。

四阿哥年后就跟康熙提起,想要领了这个差事。

康熙大为诧异道:“老四你刚回来就领这样的差事,只怕要得罪不少人,这名声就要更差了。”

如今外头说的好听点是四阿哥铁面无私,难听点就是冷漠无情还爱多管闲事。

这管着国库账务的明明是户部,如今四阿哥还掺和进来。

最后户部得了钱,去掉了坏账,被骂的成了四阿哥,他却什么好处都没有,就是康熙也不乐意让自家儿子吃亏。

这事户部尚书都不乐意做,康熙更不想让四阿哥亲自接过去了。

四阿哥微微笑道:“之前不少大臣上折子哭诉不能买玻璃画屏风,儿臣就想着确实有理。但是他们不先还了国库的欠债,就没有买玻璃画屏风的资格,皇阿玛觉得如何?”

康熙一听就笑了:“确实是个好主意,就跟小十二说一声,以后这些人想加入到买玻璃画屏风里头来,就是得先把欠账还了。另外叫户部尚书写个册子,把欠债都写明白了,要对不上,小十二就不必把人放进去。”

两父子相视一笑,康熙就吩咐户部尚书做出名单来,四阿哥就去跟十二阿哥提了此事。

十二阿哥笑眯眯道:“四哥这主意好,这些人不还钱还想买好东西,想得倒挺美的。”

他派人跟洋商知会了一声,以后竞价除了他们之外,还会添上京城的宗室、官吏和商人,让洋商们顿时哀嚎一片。

他们彼此竞价已经够难了,毕竟每次只上一件,简直抢疯了。

如今居然还要加上京城这些财大气粗的主儿,他们还能抢得到吗?

洋商们得到消息,自然就传到京城不少人的耳中。

他们不免洋洋得意,觉得四阿哥等人被折子弹劾后这是怕了,就把人加上去。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户部尚书就提起此事来,只觉得好东西该是大家分享,都能买才是。

其他大臣忽然觉得户部尚书很上道,难不成他也想买吗?

还以为康熙不愿意,哪里知道他直接就同意了。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下朝的时候宗室和大臣们一个个都喜气洋洋,回家就让管家点了钱,派人直奔十二阿哥的院子。

他们能参加竞价,怎么都要把这些洋商踩下去才是!

不然洋人都能有的东西,他们却没有,这像话吗?

哪里知道十二阿哥那个院子跟前居然有好几个管事,手里还拿着一个册子,挨个对人家。

他们只以为是报上主子的身份,后边竞价的时候也方便,不然都不知道谁参与竞价了。

哪里想到他们一个个都被拦在门外,才知道管事手里拿着的是户部的欠账名单!

就说户部尚书怎么忽然上道,原来等在这里!

一个个都不敢多停留,赶紧回去禀报主子们,气得一个个主子在书房里砸茶碗,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有些已经得意洋洋跟人说很快能竞拍到一架玻璃画屏风,到时候开宴席请人来品鉴,那得多有面子!

谁知道他们话是说出去了,人却没能进去竞拍,简直丢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要真进不去,被人知道,他们就更丢脸了。

能怎么办,一个个只能捏着鼻子送钱去户部销账了。

户部尚书似乎早就知道这些人会来,笑眯眯等在门口,让小吏点算金银,一箱箱送进国库,一个个销账,算得一丝不苟,差一两银子都别想糊弄过去。

有些身份高的,看不过户部尚书这严苛样子,不由暗讽道:“尚书大人真是兢兢业业,连一两银钱都数得一清二楚。”

户部尚书笑眯眯道:“这国库的账目可不能有半点差错,不然就是微臣的责任了。最近两天来销账的大人们有点多,微臣可不敢独自揽了这事。”

换言之,这账目上少了一两,那就要他来添补上了!

一人差一两,积累起来几十上百两,他们好意思让自己补上吗?

这人硬是被户部尚书堵了回来,心里老不痛快了,却奈何不了户部尚书。

殊不知户部尚书心里也苦,康熙不想四阿哥得罪人,于是这得罪人的事就落在他身上来了!

按照康熙的意思,四阿哥都帮着想办法,让户部收回这部分欠款,不成坏账了,户部尚书担点责任,得罪点人算什么呢!

户部尚书心里默默泪流,这是得罪一两个人吗?

这两天来了几十个,过半数的品级都在他之上,还有不少是皇亲国戚,户部尚书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