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询问,然太子爷亲自开口,自诩忠君的汤大人如何能不应。哪怕依对方的聪明,在见到汤正晏的那一刻,前因后果怕是早琢磨透了。
然君在上,臣为下,此刻胤礽面前,再多的憋屈都只能咽下。
“侥幸能得太子青眼,是拙孙的福气………”
两人说话间,富察永安早已经带着一众侍卫侯在门外。回去的马车仍是先前那辆。
只比之早前的满脸期冀,此刻的汤正晏脸上更多的是绝望与麻木………
在外折腾了许久,胤礽一行再回到行宫已是夜半时分,饶是如此,几乎胤礽前脚刚踏入明晖阁,后脚梁九功便亲自带人前来问询了一番,末了还满脸堆笑着道:
“知晓太子殿下武艺高强,然殿下尚还年轻,不晓得外头那些弯弯绕绕地,有些手段到底防不
胜防………奴才斗胆劝上一句,还望殿下日后要以自身安危为先,莫要冲动行事………,
布匹的价格也在数月后,终于有了下降的趋势。
虽因着原材料限制,下降的算不上很多,然对于大多数贫苦民众,却也绝对弥足珍贵………
便是康熙,也不再为胤礽执意留下汤正晏而心下不愉。
对于眼前的图纸,那位姑娘辛苦多年的功绩,胤礽自是不愿独占,也就是这时候,胤礽方才知晓了对方的姓名:林淑宁。
一个再简单不过,甫一听到便知其中期许的名字。然而比之这些更可悲的是,哪怕胤礽刻意教人传出了对方的姓名,时下之人常放在嘴边传颂的仍是那再熟悉不过的“汤林氏”。
至于月前汤家那场大火,最终也不过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天干物燥,烛火倒塌”便搪塞了过去。受其恩惠的百姓们感叹有之,悲哀有之,却也无一人会去深究………
唯有方才八岁的汤正晏,看着眼前遍是白绸的灵堂,稚嫩的手心几乎要掐出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