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灾民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24 字 10个月前

晋商出塞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胡口。是杀胡口不是杀虎口,杀虎口是几十年后改的地名。虎与胡,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害人的东西。

新平堡只排在后几位,但这也是一条财源。麻承宣倒台,朱以溯执掌新平堡之后与商人交往并不密集。若能有个结交朱以溯能给他卖好的机会,晋商们是不会放弃的。

高杰父亲只是范家众多管事中的一个,还是外系。高杰口中所说五百石粮食并没有那么轻松,其父不敢自专,请示了一名范姓管事才把这事定下来。

晋南豪商十几家,可以一致对外,对内也有防范。就像这资助的粮草,范家可以提供,前提是只能他们一家提供。

刘良佐总觉得这么白拿人家的东西不好,担心回去遭到朱以溯苛责。但一麻袋一麻袋的米粮都装上了车,现在反悔有些迟了。

米粮并不是一路带走,而是分段运输到北上经过的各县,流民走到哪,就从哪取粮。这次只从平遥县运五十石粮食,毕竟五百石粮食将近四十七八吨,不是一笔小数字。

四天后孙河一行人抵达曲沃县,拥有百户告身又识字的刘良佐带几人去县衙找知县。这知县倒也可笑,无力救济城外灾民,却不乐意让孙河等人将人口迁移。

人口就是生产力,这里遭水灾后并没有上报朝廷。所以这些缺失的人口来年还是要缴税的,这些人口若迁移,那空缺出来的税钱怎么办?

尽管不乐意,这知县也不好阻拦。这里受灾有流民的消息都传到了大同镇。若恼了这参将,说不好就一道奏疏发上去,他这七品知县可就没了。

城外流民结草庐棚户扎堆居住,彼此相互间有个照应,还能抵御人口贩子或没眼色的劫匪。

孙河率几骑巡游一圈,捂着口鼻,他眉头轻皱。

这里受灾并不严重,还没到卖儿卖女的地步。眼

前这些是灾民,不是流民。不是他心狠,而是这样的灾民还没有绝望,救助后得不来发自灵魂深处的感激。

尽管不少老弱已经病死,但还是有不少的老人残留着。国人至孝,宁愿自己饿着也不能少了老人那一口吃的。

这些老人都是累赘,一路北上吃喝、到了新平堡又不能参与劳动。在他们身上投入米粮,和打水漂没啥区别。

若只收青壮男女与小孩,遗弃老人不顾。不仅招不到多少人,还会平白恶了朱家名声。

这是个为难的事情,并非孙河没有人性,这年头的价值观念就是如此。

“让车队缓行,三日后再来。”

沉酌良久,孙河下达一个冷酷的命令。这天气越来越冷,每日起来遍地白霜。说不好这几天就要下雪,一下雪天气就彻底入冬。

到时候再招募灾民,孱弱老人或病患会被残酷气

候淘汰掉一批,剩下的虽老,也是体格硬朗的。北上后干不了农活,也能做点其它事情。

刘良佐勉强算是一个读书人,心存妇仁善意因为这事没少和孙河起争执,却被随行的高杰劝住。

两天后的夜里飘起鹅毛大雪,灾民们走不动的蜷缩着抗寒,能走得动的携儿带女拥堵曲沃县城外,嚎哭求救。

李遂面上留着两条刀疤,左臂齐肩而断,一条右臂紧紧将老父背在北上。身后妻子抱着儿子,裹在人堆里仰望雪地照亮显眼的青黑城墙。

他是辽镇战兵,去年那场战役断了一臂退伍归乡。在辽镇靠砍头挣了百两银钱,却不想被洪水冲了个干净。他不屑于去当家奴佃户,他在等朝廷的救济。

阴沉着脸,若天明还不开城放粮,他就鼓动灾民造反。与其全家冻死,还不如舍命一搏,起码也要吃饱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