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突降大雪,迷路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48 字 10个月前

大军五部,各部彼此衔接保持二十里左右行军距离。

塞外的夜,星空郎朗,雪原煞白一片,举目望去天地相交之处黑白分明。这里也不是一片广袤,各种丘陵延绵,寒风呼啸,响在耳边,吹在脸上如刀刮。

后军前部是卫所军千户张英所统五百骑在前,辎重营在中,朱弘昭少年兵在后。最后面押军的是刘行孝率领的原总兵府标营卫队。

这次出征战术要求就是两个字,奇袭。行动在于隐秘和速度,隐秘由马少先带着散骑封锁,实际上他出塞时的兵力被压缩,但一到塞外,这家伙手里的散骑急速膨胀起来,更能很好的封锁消息,但人员杂乱,也是隐患。

而速度,各部要接连行军一夜一日,至明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七日傍晚汇聚于大同右卫杀虎口外的玉林卫老城,若行军顺利,可能会穿过玉林卫老城于镇虏卫老城过夜。

玉林卫和镇虏卫本来都在塞外,后来迁入塞内。玉林卫安置在大同右卫,后世裁撤卫所,合并为右玉县。镇虏卫则安置在天成卫,合并为天镇县。

一日一夜依长城边境横穿大同镇大半防线近三百里,行军压力真的很重。要知道这年头大军在自己领土内行进

,一日能赶百里路,已经能称得上是神速。

行军不是单单人马迁移,还要带着帐篷、扎营的木材原料等等。每日早晨吃了饭要拔营,这些东西都要拆了带走,晚上还要挑选合适地方规划扎营,一天大部分时间用在扎营和拔营上,真正行军的时间并不多。

别说换营地就重新伐木,这个工作更繁琐。不是木头砍下来就能用来扎营,要加工,花费的时间更多。

各部之间散骑奔驰,不断将各自的信息送达中军,让统帅朱以溯能随时了解到各部变动,进行不断调整,免得行军时各部脱离掌控造成脱节离队。

“报!”

一队探路散骑背挂旗幡,纵马踏雪顺风疾驰而来,带队的甲长抱拳急声道:“报将军,前方二十里地有一鞑子部落,人丁牲畜仓惶撤离,余下牧帐三十余顶!”

何冲提酒囊饮一口酒取暖,随手抛给这甲长笑说:“马统领这伙人威名远播,省了咱不少事情。可惜人都被吓跑了,咱连牛羊都抢不到多少。”

副将笑说:“三十余顶帐篷,说明这处部落也就几十户,不跑怎么能成?玉林老城据说有六百余户,咱可要加快行军速度,别让这伙鞑子也溜了。”

“将军情送报中军,督促儿郎们加快脚程,破了玉林

老城,咱先放开肚皮吃一顿!”

何冲说罢,随身一员军官出列,带了数骑向后方赶去。

前军先锋负责开路,危险大,战功也多。前锋勇猛,自然能带动全军节奏。朱以溯得知前军加速,对身旁将校赞叹一番何冲勇悍胆气雄壮,遂通报全军加速。

行军至天明,各部休整片刻,取干粮用餐,休养马力。

后军,朱弘昭坐在马扎火堆旁喝着肉汤糊糊,看着羊皮地图上木刺小旗标准的各军方位,叹道:“行军火速,我军虽士气旺盛,但也不能持久。来人。”

高杰、陈策、李成栋三人放下碗抱拳起身,抱拳道:“在。”

“虎子,你速去中军,提醒我父注意蓄养人力马力。一味在意行军速度,造成大军疲敝,实是舍本逐末之举,不可不察。”

“遵令!”李成栋端起半碗肉汤糊糊两口喝完,随从牵来马点了数骑顺着雪痕就奔向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