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青州府雪化春来之际,朱弘昭率六千人抵达乐安。带人挖修陵墓,其中德王、衡王与鲁王以及各系郡王都派人出工出力,算是为宗室扬名的朱以溯表示一份心意,他们都在为几日后的葬礼做准备。
人都已经死了,天启皇帝为了抹去朱弘昭心里的疙瘩,特赐亲王爵位规格葬礼,朱弘昭荣宠盛极一时,其父死后也是不失荣宠,让不少人看红了眼珠子。山东各府官员与去年新设的登、莱两镇将领都来吊唁。
自从去年沈阳失陷,山东巡抚赵彦就上奏朝廷,认为山东地理位置险要,必须要防备占据辽地的建奴跨海来打山东。这种例子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三国时期公孙度不就这样干了,还搞出个营州和营州刺史出来。
于是登州府和莱州府同时建镇,调集将领招募战兵,从山东分离,由任命的登莱巡抚陶朗先总管军政
务。
参加葬礼的还有乐安县本地豪族,宋代乐安郡最大的九家号称九姓,依次排列为:孙、任、高、薛、闫、仲、蒋、房、亢这九家。
几百年过去,多有没落,而孙、任、高、薛以及仲这五家依旧坚挺。房家没落,比不得上述五家繁盛,但也是底蕴深厚的家族,房玄龄和房家就是同宗。
而其中最鼎盛的就是孙家,乐安孙家开宗之祖是孙书。孙书本是春秋陈国公族,祖先陈国公子陈完到齐国避难,称田氏。春秋时期的陈与田同音,而孙书因伐莒国有功,成为齐鲁一带的名将,被姜姓齐景公赐姓孙氏以乐安为封地。
后来田氏代替姜姓统治齐国就不说了,重要的是孙书有个嫡孙,叫做孙武。至于孙膑是谁,也就不必再说了。
古代同姓不得结婚,孙膑和田氏都是妫姓尧帝子嗣。可笑后世一部制作奇烂的电影里,孙膑竟然要和田氏齐国的宗室女子谈恋爱…在那个时代,这是违乱
道德伦理的行为…
可以这么说,乐安孙家论血脉高贵姓,完爆曲阜孔家。对于朱弘昭这位炙手可热的宗室名将种子,也是爱理不理。
三月初四,朱以溯下葬。
朱弘昭白袍罩甲,与两千锐卒戴孝送葬,让前来吊丧的山东官员们、登莱军将们、各府豪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少年。
国人婚嫁生子寿宴葬礼,都会伴随着宴席。
山东这边出席葬礼的官员中杨肇基与朱家父子有旧,更是朱以溯的老上级,本来在大同镇就被军将们各种阳奉阴违弄得病了,听闻朱以溯被毒死,气愤之下身体条件更差了,在杨御藩搀扶下,领着山东另外三名重量级大员做介绍。
“小侯爷节哀,老侯爷为国尽忠实乃宗室、我等武人楷模。”
“孤省的,老将军也要保重身体。国事不靖,还需老将军这等纯将坐镇。”朱弘昭情绪不高,一脸哀
容。
杨肇基只听说过纯臣,头一次听人说纯将,朱弘昭话里的意思就是把他拔高到了纯臣这一境界,连连摇头道:“小侯爷过誉了,这位是山东巡抚赵大人。与老夫一样,甚是为老侯爷惋惜。”
赵彦胡子花白,面容清瘦精神头却很好,可能眼神不好,走近两步细细审视朱弘昭,抚须道:“小侯爷节哀,夜里老夫有公事寻小侯爷商讨。”
朱弘昭抱拳回礼,平平淡淡,对赵彦的巡抚官位一点都不感冒:“为国效力,本就是宗室本份。”
杨肇基又指着两人介绍:“这位是登莱巡抚陶大人和徐监军。”
“本官陶朗先,掌管登莱两镇军事。听闻小侯爷善军事,待小侯爷孝期守满,还请助登莱两镇操练将士。”
陶朗先昂着脑袋,微胖,八字胡,朱弘昭只是淡淡一笑,不做应答。
监军徐从治上前抱拳道:“老侯爷弃余萌,投笔
从戎,为国尽节。实乃我等楷模,小侯爷替父领军征战塞外,扬我国威。请小侯爷受下官一拜。”
虽然李墨轩在大同镇砍了三十多个军将的脑袋,可官方的说辞是朱以溯重创塞外鞑子,鞑子畏惧大同兵强,才使阴私手段毒害朱以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