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扎眼的私兵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160 字 11个月前

孙河拍了拍自己厚实的棉衣棉甲笑说:“今日出发时,天气暖和,这些小兔崽子图省事就穿的少。不过大人安心,再过不久他们的棉衣就送来了。”

听孙河一口地道的京中官话,夸夸而谈毫无拘谨,就让赵彦高看一眼。却有些不信,扭头问那少年兵:“果真如此?”

这少年兵神色窘迫,微微颔首。

赵彦又想到一事,问孙河:“为何军中会有如此多的少年?”

“大人这话不妥。”孙河纠正道,一脸严肃。

赵彦与徐从治相视一笑,反问:“明明都是少年郎,本官哪里错了?”

“他们本是侯爷玩伴,侯爷好习军事便操练他们。所以他们是家丁,不是军兵。再说,我家侯爷去官守孝,怎可能拥兵自重?”

孙河的回答惹得赵彦又笑:“你这小将军倒是滴水不漏,放心就是,本官并非迂腐御史,不会吹毛求疵。”

一旁徐从治笑说:“也不瞒你,今夜赵大人与本官寻侯爷,就为了这两千强兵而来。”

孙河一听急了:“这真是家丁,死契家奴,不是

军兵,两位大人别打他们的主意。否则就是到皇城打官司,他们也都是我家侯爷的家丁护院。”

这下周围的少年兵骚动了,一个个望过来,神色不善。

赵彦板着脸肃言道:“藩王都没有这么多护院,陛下虽宠爱乐安侯,但两千家丁真的有些过了。不过你这小将军也别着急,本官是来为你家侯爷排忧解难的。”

“两千护院虽无甲胄,却有上千杆优良火铳,这又作何解释?”一旁徐从治问孙河,又紧接着说:“侯爷营中库存甲胄齐全,比之登莱两镇营兵储存还要精良,顷刻间护院就能披甲,整整两千人,小将军说说,这让赵大人与本官如何能睡的踏实?”

明朝允许护院持有短兵器,但长杆兵器、远程弓弩等利于战阵的武器是严加禁止的,尤其是火铳和火炮,更是不准私人持有。而甲胄,管的比兵器还要严格。一家能有一领传家甲胄不算什么,但朱弘昭这里两千人都是有甲胄的,不追究没事,一追究就是大事

孙河急了:“天子都默许我家侯爷,怎么你们反倒咬着不放?刚才赵大人还说不会吹毛求疵,怎么脸变的这般快?也不瞒二位大人,锦衣卫千户李墨轩大人就驻节营中,他都不说什么,二位大人何必较真?”

这些家丁关系到朱弘昭以后能不能复起,又都是经历过塞外战事的精锐,若没了可以说是侯府最大的损失。即使以后招募家丁,也比不得这批家丁忠诚可靠好指挥。

朱弘昭这两千家丁一路上传到京里,都被呼做乐安侯部曲,可想而知这些家丁有多么的扎眼。

而两千精锐私兵驻扎在乐安,乐安县令赵日中更是夹紧了尾巴,地方豪绅更是不敢放肆。地头蛇被吓着了,更别说山东的高层官员,他们对这批精兵的去向格外关注。

其中数登莱巡抚陶朗先最是眼馋,他是管兵的文臣,只要管兵,不管是文臣还是武臣,都有一种带兵

的特殊心理,喜欢带强军,招揽猛士。

武臣起码还知道强兵不好练也不好养,可文臣不管这些。或许大多数文臣看来,在忠义激励下,跑得快还不吃草的马才是合格的马。

今日朱弘昭不咸不淡的态度让陶朗先不满,今夜就没来,回去写折子去了。目标就是朱弘昭的这两千私兵,原本还想和朱弘昭这个小儿商量商量,既然不给面子,那就别怪本大人不给你面子。

“军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重。你这小将军倒也忠心,尽管放心去吧。此事乐安侯会做出一个利于侯府又利于山东地方的选择。”

赵彦见侯府管事赵期过来,安慰孙河两句,与徐从治默视,俱是摇头轻笑。乐安侯府的家将都这么看重兵权,可想而知这为小侯爷会多么的怜惜这兵权。

就怕这小侯爷看不清,蛮性发作拒绝了他们好意。可惜杨肇基病情加重,否则这位老将军前来说项,难度会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