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最毒不过书生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97 字 10个月前

郭轻言沉默片刻,蹲下问:“真的没办法?”

“有,调我回大同镇,这帮人都会老实下来。或者把孙师调回大同镇当个宣大总督,这帮人也能老实下来。可你觉得可能吗?他们啊,现在谁都不合适,如果再有十年,人人都可以做总兵官,只是现在,谁都不合适。”

“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朝廷说是鞑靼阴谋毒害我父,我们调查是大同诸将,到底是谁,我也不知道。总之,大同镇的事情我不想再插手,天子也不想看到我插手。”

朱弘昭说罢闭上了眼睛,对于郭轻言这样的女子,他

说不上喜欢,怎么说呢,这是个有故事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很聪明,不如李家姐妹纯良省心。

他看不透郭轻言的心思,也没这个功夫去猜。此时外有闻香教起事在即,内部还要着手和乐安士绅彻底翻脸的同时,还要一棍子把这帮人打到深渊。

“我兄长说了,他在东路一日,就努力一日。若东路根基败坏,他托我转告你,说他已经尽力了。”

朱弘昭不答话,郭轻言看了他片刻,转身离去。

等她走远了,朱弘昭才一骨碌起身,捏一把土扬了:“人心啊,真是让人难以甄别…慢慢来,还年轻。”

东路的军将,出塞军功的赏赐本就丰厚,天子的赏识态度很明显。更有不符合常规的晋升,天子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拉拢。

按惯例,东路诸将升一次留在大同镇已经不符合规矩了,可第二次晋升还留在大同镇,说明天子非常重视卫所制度的军屯耕战一体。

上面有天子赏识,自己这个小小的宗室又算什么?

那些将军没几个是傻瓜,前程似锦干嘛还要和自己搅在一起?为的还是得到自己的支持,进而拉拢中下层军官和士卒。

朱弘昭看的很明白,不管自己支持谁,到头来不管谁

掌控大同镇,都会和自己疏远关系,免得天子猜忌。而他,也会因为插手造成与大多数军将保留的情谊破裂。

这个情分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品,用的越早越不值钱。他要等,拖着这份恩情。反正天启皇帝死的早,等崇祯皇帝上台,待局势不稳时,这段恩情也会陈酿,到时候制造机会执掌大同,大同的军将,还是他的。

崇祯时期有一点非常的明显,这位皇帝杀大臣真的就像杀狗一样。杀军将,只有这些将军败仗后部属离散,实力大损之际才会动手。

哪怕打了败仗,只要带兵的将领能短时间拉起一支队伍,皇帝还是会束手束脚不敢动手。只要在局势恶化前他得到管治大同镇的名分,收大同镇兵将,不是多大的问题。

到时候只要手握强兵,管你皇帝是谁。

朱弘昭已经绝望了,对庞大的士绅阶层产生了绝望感。天启皇帝想用他当马前卒,乐安的士绅好收拾,可天下的士绅呢?

什么是天下的士绅,就是所有的官吏,以及他们的后备力量!

二百年的时间,地方上士绅力量稳固如磐石,人才辈出,牢牢掌控着朝廷。天启皇帝想收拾士绅,不将百官收

拾妥当,对士绅可以说是鞭长莫及。

他心急了,若花个一二十来年培养自己的亲信,说不好还能中兴一下,可惜,他太急了。魏忠贤的权势被皇帝抬了起来,朱弘昭在山东都能听说宫里魏公公的威风。估计能魏忠贤华丽变身为九千岁,没多久了。

不管怎么说,天启皇帝给了他机会,他就得硬着头皮拿乐安士绅开刀。他不开刀,九千岁就会拿他开刀。没得选择,他注定要和天下士绅做对,成为皇帝手里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