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有你这么说你叔父的吗!”孙恩挤上来,手里提着一把朴刀,抱刀在手最赵日中行礼:“草民孙恩拜见父母官大人,草民有破敌之策。”
赵日中对孙维有了意见,扶起孙恩和声道:“愿闻其详。”
“父母官大人请看城下,香贼杂乱无章法,且各部疏远。只要有精锐五百人出城突击其中一部,香贼必然阵脚大乱,胆气尽丧。”
城下的叛军真的很乱,男女老幼都有,且混杂在一起,可能一见血就会崩溃。
孙维静下来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他也知道不能拖下去。城中也有闻香教信众,一旦再拖下去,内外夹击,到时候失去了城墙优势,城上的这些杂兵保准会乱。
甚至,这城上的护院们就有信奉闻香教的。现在不能拖,必须打出优势,增加士气。一旦处于劣势,城内的闻香教信众必然会发难。
这个道理赵日中也知道,可是他不信任孙恩,不可能孙恩红口白牙一说,他就打开城门。不由扭头去看孙维,孙维是孙家宗房三子,他若作保,也能代表孙家。
秦朗在一旁静静看着,给孙恩一个眼色,孙恩只是嘴角一翘。
孙维再看看城下杂乱的叛军,心中思索,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军功这年头是宝贝,武官们需要军功,而文官们也是需要军功的。他一个举人若有军功在身,有了名声,可能会试失利,科考官也会给他一个机会。
他看看孙恩,孙恩给他一个满是信心的点头,孙维抱拳道:“老侯爷尚能投笔从戎于塞外大破鞑子,扬名立世。今日学生愿率孙家护院护我乐安一方,还望大人给学生一个机会。”
“好,本官再赠两班衙役助阵。”赵日中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一旦拖下去外面的红巾叛军越来越多,难保城内不会有人作乱。
“建功立业就在此时,斩首一级赏银五两!擒杀贼首者,赵大人保举尔等为县衙衙吏!”孙维握着长剑,挥舞着激励:“若有为国捐躯者,家中老幼由我孙家养老送终,出发!”
城门嘎吱推开,七百余人蜂拥而出。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极乐,净土在西!”
城外叛军更是敲锣打鼓,丁壮在前,健妇在后,老幼挥舞草制的红色旗幡招摇,大声呐喊佛号,助威着。
“杀!”
孙维这个读圣贤书的举人关键时刻也不掉链子,读书的人就两种,一种读傻了,一种读出了道义,心智与道义相合,可以说是铁石心肠,心中有道而无情。
书中道义万千,能像于谦、文天祥那样的是少数,更多的人是读书看透了世事,只会取利于自己的道义,而不视那些损害自己利益的道义。
那些跟着闻香教叛乱的信众,在孙维看来就是该杀的人,不需要怜悯。他们只是军功而已,当然,前提是他要打得过。
“孙公子有令,击破县城!”
孙维被人一棍敲翻,被一帮人围着,看着似乎还站在那里。孙恩带着一帮人从怀里抽出红巾裹到头上,他持刀大喊:“县城财富,皆由弟兄们自取之!”
出城的人马陷入慌乱,孙恩指着城外扑来的滚滚红潮道:“城门就在弟兄们手中,城外弟兄上千万,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弟兄们,反了!”
“孙老爷,你要造反?”
一名孙家家丁头目惊慌大问,孙恩大笑:“就是反了,圣教兄弟二百万,不信打不下一个天下来!怎么,你有意见?”
刀光一闪,那家丁头目被孙恩一刀剁翻,上前追砍一刀剁下首级高举着:“打破县城,城中财富、女子,尔等自取!愿随俺孙恩取财富,成大事者,跟上!”
城门下瞬息间发生的事情让城头一片大乱,很多信奉闻香教的护院早有准备,取出红巾裹到头上,城内突然起火,赵日中傻了,看着城外红巾叛军欢声鼓舞,紧跟着叛乱的孙恩所部杀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