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彻底陷入贼手的济南府东十九县里,却有京城来的一队骑士昼伏夜出,向着乐安走。
带队的正是新晋的锦衣卫南镇抚李墨轩,这位比较倒霉,先走运河打算一路飙到济宁,可惜出了河间府漕运暂时停止。漕运兵根本不给他这个锦衣卫实权镇抚面子,说什么就是不开船。
故而一路南行,刚刚抵达济南府府城历城,朱弘
昭所部乘船而过,停都不停。他只能带人继续向东赶路,还要小心翼翼。济南叛军高层认识他李墨轩这张脸,下面的人可就难说了。
六月十二,朱弘昭收复失陷的青州府博兴、高苑两县。打通通往乐安的道路,开始装好人,安抚这三县的受灾士绅。
还让他们召集乡勇绥靖地方,同时将败坏的保甲制度提出来,编民为甲,各县各乡镇直到村寨,设置保长编练团练兵清剿流散贼军。
皇权不下乡,就是因为保甲制度不完整,进而败坏户籍制度。朱弘昭准备慢慢收拾所谓的轮转将军,他需要时间将这些地方的保甲制度建好。
反正现在各县县令要么死了,要么逃了。山东大员的目光都集中在兖州府,集中在曲阜保卫战上,对于朱弘昭在青州、济南府的动作无能为力。
他们也阻止不了,保甲制度是国政,又不是朱弘昭私创的。他只是将自万历以来,因一条鞭法而败坏的保甲制度重建,就像他们父子重建卫所军制一样。
保甲制度除了保证税收外,更大的作用就是保境安民。保长有权操练乡勇,可以驱贼。
李墨轩一路走来,发现这位在搞保甲制度,只觉得朱弘昭在徒劳。税收方式不改,保甲制度一时建好,没几年又要废了,何必呢?
在博兴县寻到朱弘昭,李墨轩脸皮很厚的和抚琴的寇青桐聊了起来,教坊司的寇家,这可是京中的铁招牌。
至于天启给他的圣旨,则被李墨轩丢给了朱弘昭,让朱弘昭自己去看。
“八成?”
除了圣旨还有一道天启亲手写的密旨,只有皇帝画押没有盖印。先看了密旨,朱弘昭瞪大了眼睛,这可是要他的命啊。
李墨轩抱着紫砂茶壶嘬着,翘着二郎腿坐没坐相,笑嘻嘻问:“怎么?咱们的侯爷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