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背水一战(二)

大明宗室 孤君道 907 字 10个月前

这帮官员将朱弘昭的心思顾虑拿捏的很准,历城危急,德王向朱弘昭求援朱弘昭不来,宗室藩王绝对会记恨朱弘昭见死不救。

而现在朱弘昭率军来历城,贼军一日不破,朱弘昭一日就不能走。否则他走了,被要背负的舆论压力更大。这种行径,比见死不救还要可恶。

层层顾虑下,朱弘昭只能被这群官员牵着鼻子走。

朱弘昭懂人心,但对于权术完全就是门外汉。朝廷中的百官,哪一个不是历经坎坷爬上去的?论玩弄权术,他们每一个能甩朱弘昭十条街。他们不怕和朱弘昭玩手腕儿,就怕朱弘昭和他们来硬的。

稳住军心后朱弘昭写了一份所需粮秣单子,层层包裹一炮轰到城楼,朱弘昭带兵负气而走,在历城西十余里处的千佛山扎营。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趵突泉,朱弘昭权当是来这儿看泉水的。

现在,他只能充当历城的屏障。这也是朱弘昭和赵彦翻脸的原因,不翻脸他就必须去兹阳,鲁王府就在兹阳城中。到时候他根本别想从兹阳脱身,就像此时的历城一样。

大清河对面的贼军联营数十里,沿着大清河扎营立下水寨,并搜索沿河两岸的舟船,同时也在自己打造船只。

因为所部将士受到山东官员的寒心待遇,士气不高,朱弘昭借此不愿主动出击。在千佛山立营练兵,吃着历城与德王送来的粮草,专心练自己的兵。

支援山东的三千大同铁骑编入飞熊卫,摇身一变成了侯府护卫,彻彻底底的朱弘昭私兵。而朱弘昭又在济南府连战连胜,以一种令山东巡抚赵彦、都司杨国栋等人难以理解的方式竟在短时间内拉扯出两三万能打能拼的乡勇。

朱弘昭始终直属的部队只有那一万多人,但他每克一县,都能在半日内拼凑出一支能守城的部队。这是让赵彦想不明白的事情,但山东总兵官杨肇基知道其中的原因。朱弘昭的精锐的老兵,个个都识字,每一个最次都能当个百人将。

对此,杨肇基只能感叹朱弘昭成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