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就这么牺牲了李三才,软绵绵向天子投降?
当然不能,起码要摆足了气势,再三要求天子务必敦促好朱弘昭学业,别让他少年轻狂做错事。
至于借这次风波夺掉朱弘昭的王位?绝对不成,他们好不容易将朱弘昭推上去,哪能再让朱弘昭下来。否则,不是白白幸苦了一趟?
封王啊,多少文臣想到这个会淌泪,他们累到死,也不会知道穿王袍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偏偏,他们
为了将来安稳,必须逼着天子封他们眼中的刽子手,小屠夫为王…
这世道…算个什么事?
文官们欲哭无泪,郁闷至极。
“只会动嘴皮子的怂货…见了乐安侯刀子都他娘软了,咱认栽…”
武将们见文官们不闹,气愤憋屈难以宣泄,立马就散了,他们比文官更怕朱弘昭。
勋戚们散的更快,因为许显纯向他们传递消息了。安慰自己,再怎么说朱弘昭也是勋戚系统的,将来,也许,应该会能融洽相处。
他们必须认怂,他们的一切权利都是依附皇帝的。皇帝不方便动手,也没决心动手,他们才能跳起来。一旦皇帝下定决心,又有铁杆支持,他们就会倒霉。
朱弘昭是宗室,和他们天生不是一个窝的。又威名赫赫带着精锐护卫入京,同时心狠手辣,在李三才家里的宣言非常明白:我就是恨你们,恨你们能吃饱
,恨你们不顾我的死活,恨你们的无情自私害死了兄长、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