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李邦华的奏本,是弹劾齐王在山东时插手地方县治,广布恩泽,寓意不明。同时指责齐王与山东布政使徐从治交情不浅,提议朝廷调徐从治于他处任职。
至于左佥都御史曹于汴的奏折直指飞熊军手里的那五百多万两银子,要划归户部国库。同时隐晦表示齐王天赋异禀,身形如成丁,在宫中不妥当,提议令齐王就藩。
天启皇帝一脸阴霾,这个不是东林党,却一心向东林党靠拢的曹于汴十分可恶。要拿这笔数额巨大的银子不说,还要逼着齐王就藩,要斩断皇帝的一臂,
还是拿刀的那条胳膊。
言辞十分之恶毒,皇帝不从,当心朝野议论,难保哪一天不会传出齐王乱后宫这类令皇室颜面大损的流言来。
叶向高、赵南星、左光斗、杨涟等东林党大员垂首不言,对于他们来说,当务之急要么除掉强势的齐王,要么将他赶回山东去,然后慢慢拔除齐王的爪牙、羽翼。
他们一个个理直气壮,治天下有他们就成了,这是士大夫阶层一代代传下来的理念。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藩王乱政,宦官外戚势大,甚至是皇帝过于强势。
手握三道奏折,天启目光垂落在叶向高身上,这位内阁首辅挺直了腰背依旧俯首垂目。
“事关齐王,先请齐王上殿对答。”
天启的提议没人反对,叶向高也想见见齐王这个战场上战无不胜,所向克捷的少年在朝堂上的表现。
要对付一个人,必须了解他。
朱弘昭就在皇极殿侧门等候,侧耳听着殿内诵读
的奏章,脸色很不好。魏忠贤小跑出来,讪讪笑着:“殿下,李长庚之事莫放在心上。这事站不住跟脚,老奴早吩咐了那个小御史,殿下斥责一番,这人自知理亏会退下去。”
“幸苦了,本王行的端做得正,不怕这些疯狗。”
齐王拍拍老魏肩膀,整理青底金色蟠龙袍,珠玉大带环腰,左边缀玉右边挂着一柄鞘身宝石装点的宝剑。
见他整理完不动,魏忠贤急了:“殿下,万岁爷与朝中文武都等着呢。”
齐王微微睁眼,笑说:“朝上一帮老头子站着,皇兄身强力壮坐着。拖个半日,皇兄无碍,这帮东西就得累跪了。本王再等等,劳烦老魏去给皇兄说一声,就说本王闻鸡起舞,一身汗臭尚在沐浴。”
老魏眼睛一亮,伸大拇指:“齐王殿下妙计,妙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