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谈不拢就打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59 字 11个月前

以前他只需要照顾好本部安稳就没事了,现在统筹西南战局,他必须要保证各部之间关系亲睦,否则战场上极可能发生诸如全灭友军、不动如山之类的笑话。

安邦彦,三十五六岁,正值壮年。上一任水西宣慰司是他兄长,并不是他。现在的继承人是他侄子安位,因为安位年幼故而司内军政事物由其母奢社辉与安邦彦把持。

奢杜辉是奢崇明的妹妹,而奢崇明又娶了安邦彦的姐姐,两家世代通婚,这一代也是如此。关系如此亲密,奢崇明积怒造反,安氏不安,当奢崇明散播他攻下成都的谣言抵达水西时,安邦彦与奢杜辉联手,裹着年幼的安位造反响应,没想到他被奢崇明给坑了…

毕竟奢崇明的实力比安家弱,都能攻破成都,那他们安家攻破贵阳也是情理之中,说不好真能打的朝廷换来一个王爵,当个朝鲜那样的藩属也是不错的。

可惜,现在战争的进度让安邦彦沮丧。

现在依仗地势还能守住水西,可明军的封锁让他感到惊恐。粮食虽然还有,可吃的盐不够了。当初攻略重庆一带时,奢崇明形势大好,并没有去急着抢自流井一带积压

的井盐。

封锁一年多,虽然水西也有小股的盐井,可根本不够三十多万人食用。

一年的时间抢了不少金银,可银子能吃?

现在的封锁格外有趣,官军允许他们拿银子买高价粮,就是不给他们哪怕一粒盐巴。因为没有盐吃的士兵是没有力气挥刀子的…

齐王抵达重庆时,安邦彦就开始通过那些中立的土司调查这位齐王的底细。毕竟多少年了,这还是首次亲王领兵,一来还是总督数省,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得到的消息让他感觉这条消息虚假成份居多,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怎么可能有那么辉煌的战绩?

朱弘昭还未抵达贵阳,钓鱼城一战的详细过程也送到了安邦彦手里,还有齐王准备招降的意思,可他还有些犹豫,感觉自己应该再矜持一下,好要个高价钱。

毕竟明军动员军队之多,只要和谈的话就要虚耗,明朝耗不起,最终可能会让他安邦彦如意。

现在好了,这位齐王来到贵阳,受贵阳惨剧的感染,准备和他放开膀子对砍。甚至还放言,说巴不得他安邦彦不同意和谈…

所以,他的美梦破产了。

到底能不能打下去,安邦彦心里很清楚,如果西南所有土兵响应,他能将明军赶出去,借助地势守住这块土地,可大部分土司都在观望,借这场战争左右摇摆,捞取好处壮大自己。

他们完全就是在吸明朝廷的血,吃他安氏家族的肉在发展自身。

十二名头人,渡过乌江后被劫杀,死了五个。

这让安邦彦知道了明军高层的态度,可能招降的机会就这么一次。那位齐王很讲信誉,如果这回不降,那只能打到底。

现在,提倡招降的,就这么一个齐王,而且他还是西南总督。如果他死了,安邦彦可以想象明朝廷的愤怒,而他以及部族将会失去最后的生路。

没有犹豫多久,他率着三万大军来陆广渡口等待齐王,鸭池渡口由安效良率万人镇守,防止明军偏师乘机渡河直捣老巢大方。

甚至,安邦彦都已经决定只要齐王的要求不是很过分,他甚至会放弃奢崇明父子,拿他们换取水西安氏的稳定。毕竟,奢崇明把他坑的太苦了。

有时候就是这样,形势比人强。坚持下去,也只是不得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