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能接任孙承宗?满朝之中又有几个资历足够,还能镇得住场面的老臣?又有几个愿意去?
从孙承宗临危受命赶赴辽镇收拾熊延弼和王化贞
弄出的烂摊子,到现在已有一年半。辽镇兵将都是孙承宗一手选拔出来的,除了孙承宗,谁能统率这些将领,并知能善用?
有一个人或许可以,那就是孙传庭,可他的资历实在是太低了,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别说那些武将,就连下面的文官都压不住。
所以,孙承宗的奏折一律留中不发,天启不做决定。而是下旨慰问孙承宗,让他再支持半年。
六月二十,朱弘昭所部抵达济宁,想找周世锡谈谈那三十门佛郎机火炮的事情,没想到这家伙一月前就从济宁调职,带了两千人跑到福建去和荷兰人吵架去了。
广东、福建也有战争,挺可笑的,几艘东印度商船走私竟然不给当地总兵孝敬。这还得了,当即就闹崩了。断断续续过去几年时有交战,更多的是谈判。
荷兰人欺负明军水师受军法不能出海太远,时常过来谈,谈不拢就对着码头开几炮,然后再谈。想要恐吓东南一带的官员,获取免税的资格。
免税是广东、福建士绅豪族的特权,哪会给他们,那就打吧。
去年五月澳门百姓配合少数驻澳明军,击退来犯的荷兰军队。六月,荷兰侵略舰队七艘战舰带九百士兵登陆澎湖,并将这里占据。
朝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海军无法出动,这事拖了下来。
而郑芝龙早年投靠澳门经商的舅父黄程,于当地习得葡萄牙语并受洗入教教名尼古拉;到过马尼拉,而后去日本平户岛,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
占据澎湖的荷兰人手痒痒,抢了海商的两艘商船,很遗憾,这两艘商船给王直第二的李旦交过保护费,按照江湖规矩,李旦必须要表示表示。
于是福建巡抚南居益和李旦联系上,加上郑芝龙舅舅黄程作保,李旦派郑芝龙带船队联合明军水师对付荷兰红夷。
从此时开始,郑芝龙将事业重心自日本迁到台湾,暂时脱离李旦的直属掌控。周旋在明军与荷兰人之间,混的风生水起。所以,郑芝龙此时并没有对澎湖荷兰军队造成什么实质威胁,反而混进去当了一阵翻译官…
荷兰人这还不算多狂,最狂的是西班牙人,
因为西班牙曾梦想用两万人征服明国!
四十多年前,万历登基不久,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六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
这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明国。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六十名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够征服和镇压明国人。”
紧接着,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在给国王的信中说:“这项事业容易实行,费用也少。”
于是,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宾之后,即开始积极考察、分析明国国情、民情,并对福建沿海进行侦察,熟悉航道并绘制地图。
不久,总督桑德在给腓力二世的一份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他的侵华计划:“这项远征需要四千到六千人,配备矛、枪、船、炮和所需要的弹药。两三千人便足以占领所要占领的省份,用那里的港口和舰队,组成海上最大的强国,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后,便足以征服全国。”
这封详细的计划书让腓力二世心动…
一年后,西班牙驻马尼拉殖民政府首领、教会显要、高级军官及其他知名人士召开马尼拉大会,专门讨论征服明国的问题。与会者草拟了一份包含有十一款九十七条内容的备忘录,由菲律宾总督和主教领衔,纠集五十一个显贵联名签署上报西班牙国王。
计划书首先强调作好战争动员。由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派代表前往西班牙向国王详细介绍明国的情况,力促腓力二世对侵略明国一事作出决定,对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