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林丹汗起军十二部,其中屡次与何冲麾下归化蒙古牧民发生牧场争夺的土默特诸部有四部出兵,五万骑。
对于何冲的恨意,这些部落的台吉,没有不咬牙切齿的。何冲的待遇非常好,蒙古牧民所缺的一切,何冲都能拿出来赏赐。而赏赐往往会多出牧民的消耗,于是这些牧民又拿着盐、茶什么的去和土默特诸部游散放牧的牧民去换取牛羊马匹。
这就造成两个后果,土默特诸部的台吉们,无法用昂
贵的盐来剥削牧民。而牧民更向往归化蒙古牧民的生活待遇,不管在哪里,他们在战争中都要提弓上马打仗的。
而何冲这里一户只要一丁充军,不需要父子兄弟一起上阵。而且不需要他们准备皮甲、武器,只需他们带三匹马入军营报备。
更关键的是,何冲这里不会因为血统出身而遭到歧视,这里只要有本事,就能凭着战功升上去。
何冲的这种政策,完全就是在吸土默特诸部的血肉。
这次林丹汗起兵,土默特部诸位台吉,响应的很是积极。
林丹汗起兵寇边,整个过程有些可笑。
算起来宣府镇、蓟镇距离林丹汗的插汉部驻地最近,而且这两镇的兵马相对于大同来说是弱兵。
但林丹汗不敢打,在起兵之时,他就派遣使者上报天启皇帝,很委屈的表示是大同总兵何冲抢了他女人,宗主皇帝不为他主持公道,那他只好自己来找公道。
并再三请求,希望天启皇帝不要插手他与何冲之间的战争。报仇后,蒙古依旧是大明的北方藩属,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
先礼后兵,还是麻痹战术?
“宣府镇兵马不动,调刘高旭所部支援镇虏城,虎英
部支援玉林城。”
刘高旭手下一万两千人,虎英部六千人,这样一来,何冲的玉林城将会高达三万兵马,镇虏城则有两万。
军机处主持会议的是从延绥镇一路狂奔回京的杨肇基,杨老头指着塞外两城道:“这两座城池绝不能丢,在我军手中,林丹汗兵马休说十五万,就是三十万,他也不敢轻易侵入边防。”
说着,他很是疑惑扭头看向朱弘昭,摸着胡须道:“如今虽说牧草丰茂,可也难以供应十五万骑卒食用,十五万,按惯例最少可是二十万匹马!人可以吃肉干喝马奶,可马能吃什么?”
别说二十万匹马,就是两万匹,十来天的时间就能将玉林、镇虏周边的牧草吃干净。这一带有兔毛川,水草丰茂也经不起这样吃。
若战事拖延到入秋,派人分散去草原,借助风势,一把火就能将大片的草场烧干净。
崔景荣想了想,缓声道:“莫非林丹汗虚张声势,并没有那么多兵马?”
都督王威摇头:“咱见过林丹汗,这人是个犟脾气,虚张声势这种手段,这人还不屑使用。”
十五万骑兵,听着就骇人。
更奇怪的是,如此庞大的军队出发,想不通对方的的后勤补充是什么方式。总之,林丹汗绝对有后勤来源,必须要弄明白。
朱弘昭抬头看向杨肇基,手里转着一支炭笔:“老将军,这林丹汗该不会打着声东击西的主意,准备撕破防线在我疆土内劫掠为生?”
“有这个可能,但林丹汗不同于其他部落。他不能太过放肆,他代表整个蒙古,一旦他打过九边深入内地。那么事后九边重镇封锁废除马市,蒙古各部自然积怨,朝廷略施小计,他林丹汗也就当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