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军心,听宣府军闲聊时都在抱怨,非常不理解为啥朱以溯父子当初落脚新平堡,而不是在宣府镇。
大同从徐达建镇以来就是九边之首,可随着时间变迁,到戚继光笑傲军界的时候,是蓟镇为九边第一镇,宣府镇跟着沾光,终于压住了大同镇一头。
现在倒好,整个宣府镇直接被奋发而起的大同镇给吞掉了!
这些底层军户肚子吃饱后,就要琢磨脸面的事情。宣大本就是一体两面,大同那边的军户亲戚现在都扬着下巴说话,他们怎么脸上挂的住?
不过吞并了也好,夏收前就把田分了,军户终于将自己耕的地里的粮食搬回了自己家!再说那土地本就是他们的,只是被军官巧取豪夺,他们反倒成了佃户!
高士气需要高代价,宣府镇此时的高士气,是建
立在大批宣府镇军官家族倒霉的基础上。这种高士气增长方式,不可复制,一个地方只有一次。
不要以为卫所军官难缠,只要有朝廷给的名位,发一道命令下去,一切自有迫不及待的破产军户跳出来充当主力。
边军剽悍,边民能弱到哪里去?
七月初七夜,宣府镇。
宣大总督王化贞来这里五天后,第一次出面活动,以私人宴会的形势邀请宣大监军刘时敏,宣府镇总兵赵率教,齐王府管事赵期三人赴宴。
赵期来宣府镇,是帮助刘时敏镇压赵率教的。谁让赵率教当初见朱以溯势头猛烈,前途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直接认了赵期做族兄。这就使得,赵期可以压住赵率教。
没有背后的齐王,哪怕赵期是赵率教的亲兄长,也不见得能压住!
赵率教很郁闷,从他由废将之身起用赴大同,他就发现他做什么什么就错!
本来以为刘时敏是大同镇的说话人,如同魏忠贤那样是皇帝的心腹人物,结果刘时敏好心提醒他,让他别拜错山头引发误会。
好不容易借着与赵期的同乡之情谊认赵期做兄,很没节操的拜了朱以溯这座大山。结果朱以溯受封大同总兵官之日,被人毒杀。
当他以为大同要变天之际,急忙洗清自己跳出去躲在宅子里啥都不管坐山观虎斗,看着朱弘昭全盘接掌朱以溯留下的根基。
在愤怒之下,东路人竟然丧心病狂的软禁大同诸将,还将杀胡口、大同右卫城攻破,将麻家给抄的险些断根。
这可是东李西麻,天下闻名的两个将门之一啊!
赵率教当时惶惶,一直想着朝廷追究的话,东路将士被抄斩,他会是个什么结局,会不会因为和赵期是结义兄弟而被判定为中坚份子?
于是,他四处拼借了五百两,买来了老魏的一个成语:“庸人的天,塌不下来。”
然后,老赵的眼睛彻底就被朝廷的举动晃瞎了,谁都知道朱弘昭泄怒破城杀人,可朝廷就是装糊涂,不仅将朱以溯的军功全部折到朱弘昭头上,还由世袭伯升为世袭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