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金德大势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66 字 10个月前

“人之起源说法众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从水中来,人离开什么都可以,唯独少不了水,故而五德之中以水为首,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天启听着皱眉,想反驳又没开口,齐王的说清楚,这

不是朝代更替的五德,而是人类历史变迁的五德。

喝着冰镇果汁,朱弘昭继续说:“而后水生木,人类五德转为木德。最早之际的人类不善耕种,燧人氏未出,故而采食浆果为生。燧人氏出,木德衍生火德,先民刀耕火种,从此进入火德的世界,虽然生活中出现各种金属、陶瓷器皿,但依旧是火德为主。”

“观天下各族诸文明,自先秦以后,只有我华夏文明屡经沉浮,越挫越勇。诸般思想、各式技术傲绝天下。何也?”

“因为火德之后是土德,请看看诸族文明,有哪一个如我华夏一般重视农耕?因为在土德时代,我华夏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才使得各族望尘莫及。农耕产业,此时此刻,已在我华夏达到饱和。历史各代无不重视农耕,可农耕受制于土地面积,以当时的技术已无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粮食供增长的人口食用。”

“故而土德积攒不够,无法一举衍化为金德。反倒因为人口所需的粮食超过土地所产出的粮食,濒临饿死的百姓这才掀起一次次的乱世,为的只是吃饱肚子而已。”

天启摸着下巴,感觉有些道理,下意识道:“我大明起于南方火德之地,我朱氏又是火神祝融氏遗脉,国朝崇尚火德,火克金,齐王的意思是这回土德衍金德,我大明

凶多吉少?”

“火生土,火德是朝廷之火德。土德是此时人类共同积累的德行,哪个种族先衍化为金德,谁就将引领今后的风云变迁。”

“乾火炼金,我大明火德并不阻碍大土德衍生大金德。此次大势变革已有征兆,我大明若捷足先登,可得国运如姬周八百国祚,甚至更久长达千年。若不能,往昔刘汉、李唐、赵宋就是前车之鉴。”

朱弘昭说着,端着果汁饮一口,天启依旧摸着下巴迟疑问:“姬周八百国祚,莫非是得到了大德眷顾?”

“有这个可能,人类发展由火德转为土德是大势,姬周时期正处在变革时期。当时正是火德演化土德之际,皇兄应当听闻过西方之大秦,大秦分裂东西,其东一国延绵千年,也是赶上这大德更替之机缘。蒙上苍奖励,国祚方才延续。”

神州每个朝代二百年一次的国祚轮回,就像一道紧箍咒一样折磨着每一位晚期皇帝,天启也不例外。对朱弘昭口中能再增加五百国祚的说法,有东西两个例子摆在眼前,就算是假的,他也必须相信!

而且一旦齐王的观点经得起推敲,他将大范围推广,为土德衍金做准备。哪怕没有这回事,也要拿这个事稳定

人心!

这人心不是百姓士绅之心,而是各路豪杰之心,让他们老实点,咱老朱家的国祚还长着呢!

朱弘昭指着机器,道:“此物借助水力日夜不息工作,胜人力百余倍。皇兄应该知道月前臣弟支援毛文龙将军兵器三万件,就是以水力做驱动锤打钢铁,一块块铁锭就如那果子一般,被锤打为杀人的兵器。近战兵刃做工简单,而火铳精良自然工序繁复,但有机器代替人力,也能几十倍提高效率。”

“优良的火铳、火炮将是将来战场上的主流,杀敌于接阵之前,十分之犀利。谁掌握金德,谁就能得到上苍的眷顾。某些方面来说,土德衍金一事,西夷已走在了我大明之前,佛郎机火炮、秘鲁铳、钟表等等,都是金德盛于西夷之明证。”

见天启神色紧张,朱弘昭笑说:“奈何西夷土德底蕴不如我大明深厚,其民在西本性带金,土德衍金之时虽有便利,但也只是小便利。只要我大明火德不息,后土之德隆盛,一点真金大德凝聚为种,吸纳后土大德萌芽,而后必能如雨后新竹,半日功夫抵达天际,无人能挡!”

天启神色百变,有明悟,有庆幸感激,也有遗憾,更多的是一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