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人心所向即天命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74 字 10个月前

的希望,是大王的希望,也是先王的希望。”

“这土里的东西,能为大王换来西北七镇百万军心,三千万人心。这是天命,属于大王的天命!”

说罢,赵期缓缓闭上了眼睛,一动不动。

诧异中的李成栋一惊,正要伸手去试探赵期鼻息,被虎大威轻轻一拉,眼神示意赵期微微起伏的胸膛,李成栋神色悻悻。

回头看向虎大威,两人神色诧异中带着慎重,以及那丝压抑不住徘徊在眼眉之间的喜色。

当他回头看李遂,李遂握着铁钎重新捣鼓炭火盆,神色平淡毫无波澜,仿佛事不关己。李遂察觉到李成栋目光,抬头回了一个微笑,继续推着炭火,神情间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骄傲。

李成栋脚步轻挪,来到阁楼边,从腰囊取出望远镜,用鹿皮轻轻擦拭后,端着瞭望四周,他很想知道,什么东西能换来百万军心和三千万人心。

虎大威也来到一旁,抽出望远镜,也是小心翼翼的擦拭,随后观察起来。

看了许久,两人放低声音,李成栋脸色渐渐有了变化,明悟之后轻轻点头:“不错,如先生所言,这东西确实能换来西北军民之人心。”

“何止是西北人心,这能为大王换来天下人心。人心所向,就是天命…”

虎大威呢喃着,只见土豆田地里,挖出的土豆装筐,由牛车拉到田庄内操场翻倒,操场内的土豆堆积如山。

赶来的飞熊骑,则在老辈人指点下,进行翻捡,将完好的土豆另外装筐由牛车送到洋河边上洗净泥土,再转入麻袋运到仓储。

李遂也来到边上,单臂扶着护栏,眯着眼展望庄外一望无际的田野,笑说:“当年虎子兄弟南下,为自己抢了个婆姨,也为大王寻来了天命。青阳庄十亩地,土沃田肥又精细耕作,今年亩产土豆能达到每亩七石,这里土地贫瘠,也有四五石产出。”

“李大哥哪里话?咱还不是奉大王的命令南下福建寻找土豆与其他番种作物。这天命是大王感应天机,不是咱李成栋寻来的。”

天命的事情,李成栋胆子大,可也不敢往自己头上戴。这的确的是大功,可也要看人来说。他消受不起这份大功,别说他,就连高杰也承担不起这份天命大功。

对他的反应,李遂只是笑笑,嘴角翘着:“今年实验过两顷干旱山地,亩产也能达到两石。此物推广开来,我大明将不再缺乏粮秣。不论军民,都能豁开肚皮吃饭。”

最差的土地和环境,只要土豆能活下去,产量比此时的小麦还要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土豆大面积推广,国家产粮起码能翻一倍!

粮食产量上去,就意味着国力充足,也因为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他们看不了那么远,他们只能想到所有人都能吃饱,国家也会有充足的粮食储备!

封建农耕王朝,粮食就是硬实力,有粮食就有人口,有人口就能拥有一切。

虎大威收起望远镜,还有最后一丝疑惑:“这土豆去岁曾听说吃死过人,恐怕推广起来,会有些阻碍。”

“无碍,土豆萌芽后才会有毒性。这是大王说的,咱还不信,拿大同死囚试了试,果然如大王所言。”李遂说着,拍拍李成栋的肩膀笑道:“除了土豆,李兄弟顺手带来的长藤红土豆,据说在齐州长势不错。”

李成栋想了想,有些不确定说道:“似乎福建土民说过,说是长藤土豆能四季生长,年产量比土豆还要高。不过那边也有土人因食土豆而腹泻或死亡,土豆和红土豆都被他们在田埂间种植养牲畜。”

李遂朗笑轻语:“他们怎可能有大王这般英明神武?就连李兄弟寻来的麻皮豆产量颇丰。按大王说的,七月时用来榨油,一斤能出油六两。而油菜籽,却只能产油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