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西南军团是被齐王府督管,实际上朝臣看的很明白,天启也看的明白。所有人的惯性思维里,熊延弼是楚党中坚份子,所谓的左长史只是过度而已,没有实际意
义。唯一的意义,在东林看来就是京察大计后可以用来将熊延弼从朝堂赶出去。
毕竟老熊可是实打实的齐王府官员屡历,大家不追究没啥,要追究又没人站出来说话,老熊十张嘴也说不清楚,甚至可能因为这个经历而致仕回乡…
老熊的资历摆在那里,秦良玉的战功也在那甩着,信王这个南军统率当的比较窝囊。尽管熊延弼还没从京师回来,可他这个全军监军、南军统率竟然无力督管全军,主持军务竟然是秦良玉这个女将军。
对此,信王感到十分的憋屈与愤怒。
西南战功他也有份,他就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有朝廷认定的军功封赏,这些军中宿将怎么就是不给他面子!
难道他真的要像齐王那样,通过斩杀将领才能慑服这些不识抬举的宿将?西军不给他面子也就算了,连正管的南军将领都对他不冷不热,这让信王有一种被轻视的气愤。
如果条件允许,他真想砍掉几个南军将领来立威。可他抓不住这些人小辫子,这些将领已经被齐王的手段吓坏了。
钓鱼城覃弘化这样的畏战将领能慷慨赴刑,乌江招降时张彦芳堂堂贵州总兵,都司黄运清相当于贵州卫所军最
高长官,还有他们麾下两万战兵,因为擅自行动有违军法,直接被齐王给灭了,上上下下都给杀了个干净。
前车之鉴,给南军将领熊心豹胆,也不敢这时候挑刺。再说,现在各部士气高昂,西南军团的任务又是奇袭,滚烫的军功即将到手,他们怎么可能自废前途在军中不安分?
这场宴会后,信王心中总算是舒畅了。
既然没借口杀人立威,也学不来齐王的手段,信王改学习来的恩威并重,准备怀柔拉拢,大面积对南方将领卖好,双方一拍即合。
原因很简单,西南军团的主力部队是西军,西军这帮人又是出了名的能打能拼能翻山越岭,这帮人抢在前头把该打的打完了,他们南军有啥油水可喝?
而南军是被朱弘昭从各省客军打散了重组的,最高才是参将一级,根本没有威望代表所有人和熊延弼谈判要任务。
说的窝囊点,这些南军上了战场只能听令行事,没有讨论军机的权力。而信王有,信王可以为他们争取油水肥厚的军事任务。战后,信王也有权力衡量各部军功。
毕竟打的再好朝廷也不知道,还需要主帅来报功。
其中高三分,低三分的差距可大了去,一增一减就意
味着他们能不能升上去。所以信王主动来拉拢,南军将领当即就选择了合作。
信王需要他们给他撑腰,他们也需要信王这个代言人。
一切,就是如此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