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防线不仅仅是一个山海关,孙传庭亲自坐镇山海关同时,飞骑通报各个小关卡,做好战备工作。
辽镇四个副总兵之一的尤世威带着这批辽镇精锐,在夜色下混过张虎的防线,来到了山海关前。
他是榆林延绥镇人,世代将门兄弟三人皆有勇名。他兄长尤世功作为总兵,在沈阳一战中战死,弟弟尤世禄是孙承宗标营统率。
原来他是山海关防线墙子路建昌营参将,随着山东赴辽军接管山海关防线,他被调任辽镇为参将。军机处筛选辽将档案,将有战功,非辽镇出身的他提了一级为辽镇副总兵。
但他不会感激齐王,因为他们在延绥镇世代努力侵占的军田,被军机处一刀砍了,祖宗留下的传家产业没了,害的他连尤家的五百老家丁都养不起。
边军之中按照旧习俗除了排资论辈外,谁的家丁多,就代表谁的拳头大。养不起家丁的尤世威,自然对齐王不会有好感。更何况还丢了传家的二百多顷田地,他如何能心服齐王?
一个副总兵很值钱?在尤世威看来,他熬资历升到副总兵只是时间问题,何需齐王的赏识?
所以,带兵前来的是他尤世威,而不是满桂、马世龙等孙承宗亲信。而他尤世威,这回是有进无退,进则官封都督列位军机处,退则自杀谢罪,没有别的选择。
孙传庭端起望远镜,看着城下到来的辽军,甚至能看到辽军先登健儿身上盘着登城绳索铁钩潜伏移动。
“擂鼓举火,吓退他们。”
微微犹豫,孙传庭不愿意和辽军撕破脸皮,现在国战要紧,不是闹矛盾的时候。
“咚!咚咚!”
城楼上鼓声响彻,一排排火把点燃,山海关城上燃起一条火龙,照的城下潜伏前进的辽镇登城健儿身心发寒。
“建奴偷城,大帅有令,各军严加防守!”
孙传庭的亲兵举着小旗子,从关城城楼向两侧疾跑,大声呼喊。
一里外尤世威看到山海关满城皆亮,四周炮台戍
堡先后举火,就知道这回行动泄密了。得到亲兵急报,见城上没有开炮,尤世威一叹:“都说孙传庭跋扈,未曾想是个以国事为重的良将。传令,退军吧!”
“大帅,此时万不可退…”
尤世威长枪一抖,刺死本部监军,顿时周围将领哗然,尤世威目光环视左右,神色厉然:“督师曾言,得山海关者得天下。齐军已然有备又不愿开炮,我军何苦上去送死还连累的满门亲族?退军,自有本帅向督师交代。”
诸将看着地上抽搐的六品监军,不由联想到九边第一将何冲干的那档子事。
何冲擅杀文官,成了边军将领的谈资话题。有何冲做榜样,边军之中,武将越来越跋扈,匪气益重。
齐军没有撕破脸皮,辽军自然要识进退。
尤世威也不甘心,可他作为曾经的山海关防线将领,自然知道这山海关有多么的难打,两面夹击都不见得能打穿,除非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