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千帆竟过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492 字 10个月前

山东总兵沈有容老将军督率战船三十余艘南下接应,老将军如今志得意满,在指挥台上端着望远镜,望着那密密麻麻如黑色洪流扑过来的西南军团船队,对副将感叹:“当年老夫征台湾,朝廷若能给老夫三百艘,乃至是百艘船只转运兵员物资,也不会白白死

亡那么多的弟兄!”

沈有容,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人。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服役。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登莱副总兵。

登莱总兵是个镀金的好位置,老将军在朝中根基不厚,没什么人脉,干着副总兵的职务,实际上全盘负责登莱军事,是袁可立不可或缺的搭档,有他在,山东才能安稳的接济东江镇的毛文龙部。

在沈有容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数十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澎湖列岛,歼倭寇,驱荷兰入侵者,成功地保卫了台湾。

第一次是在万历三十年冬,倭寇侵占时名为东番的台湾,四处残害福建商民与高山族土民。沈有容冒台风之限,率二十一艘艘战舰拼死渡海,前往东番,全歼了这股倭寇,使福建商民与高山族重见天日,脱

离水深火热的窘境。

第二次是在万历三十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韦麻郎等拥三艘巨舰,趁明军换防之际,占领了马公岛,即澎湖岛。

他们以互市为名,企图向葡萄牙占领澳门一样永远占领澎湖列岛,葡萄牙是租借,但西夷人看来那条约与占据没区别,差的就是主权申明。

沈有容在福建八闽军心思遁的危殆情势下,经过严密部署,不顾自身安危,单舟驰往荷兰舰船,指陈利害,严正晓谕,不费一枪一弹便迫使韦麻郎退兵。韦麻郎临去之时,请画师为其画像,以示尊敬。

第三次是在万历四十五年,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命令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占领台湾,沈有容先以威名制服明石道友一军,然后率水师在东沙岛合璧围困,采取以倭制倭的办法,迫使在该岛顽抗的倭寇弃械投降。沈有容三次保卫台湾,其功于国于台,殊非浅显。

而之前的台湾,并不受朝廷重视,连羁縻卫所都

没有,更别说府县。只是在险要登陆点设立水寨,留数量少的可怜的部队驻守。毕竟台湾的物资此时太过匮乏,想要开发是很困难的。

也因为台湾是东南海商集团在外的贸易走私中转基地,以此避税。所以以前的朝廷,皇帝想收矿税都是麻烦,更别说夺海商的聚金盆,所以朝廷直接忽视了台湾。

后来郑一龙脱离李旦,以台湾为基地发展,才正式开发台湾,而后郑成功再次从荷兰人手里再次收复台湾,设立府县、军镇,成为明郑政权的自留地。

合上望远镜,沈有容手搭在护栏上,他在水师系统干了快三十年。此时大明要论水战经验,他沈有容自称第二,没人敢当第一。

可他已经六十六岁了,紧紧握着护栏,沈有容对沉默,望着排山倒海而来的船队而发呆的副将,也是他的从侄沈恺笑道:“好好干,千岁爷十分看重水师发展,老夫是生不逢时,你却遇上了个好时机。”

海风吹蚀的苍老面容透着红润以及惆怅,他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