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平时管民政,战事管军,是军政一体的机构。
这与府兵制、卫所制没有多少区别,强大而简单,能最大程度的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资源投入到生产和战争中。
如果没有外敌和战争红利的刺激,不管是府兵制还是卫所制,也包括八旗制度都会在一两代人的更替里衰退堕落。
努尔哈赤最早凭父亲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征服家乡周围的部落建立了一旗部队,是黑旗,那时候他才二十一岁,长子四岁,次子代善一岁。
后来又接收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新的一旗,是红旗。努尔哈赤将自己原有的部队黑旗交给兄弟舒尔哈齐,自己统帅新建的黄旗。
以后他收编了实力曾经很大的哈达部,哈达部很大,不能编入原来两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
以后由于权力斗争,舒尔哈齐和褚英先后被杀,白旗被一分为三: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旗主是努尔哈赤
的第五子莽古尔泰,他以凶猛著称,黄台吉曾以莽古尔泰杀死自己的母亲来说明他的残暴。
正白旗(十八个牛录),旗主是努尔哈赤有一定血缘的从兄弟董鄂和合理。镶白旗(十五个牛录),旗主是褚英长子杜度。
黑旗与红旗混编也被一分为三: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旗主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旗主是代善长子岳托;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旗主是舒尔哈齐的儿子,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
努尔哈赤自己统帅的黄旗也分为二旗:正黄(四十五个牛录)和镶黄旗(二十个牛录),开始努尔哈赤自己亲统两黄旗,晚年将亲统两黄旗的大部分分授同母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十五个牛录,其余自己统帅作为亲军。
前年时,他有个明确的指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将来自己死后,自己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是他明确立多尔衮作继承人的公开宣示。
这样算下来,三兄弟继承实力雄厚精锐两黄旗,还能再拿一旗,妥妥的占据了上风。
因为这种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
多铎所统帅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和他们相比。但这种溺爱可不好玩,它也使其他十来个兄弟团结起来反对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此时多尔衮和多铎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岁,哪里是骁勇善战,凶狠残暴的哥哥和侄子的对手?
老奴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这次出征将镶白旗的旗主杜度也就是他的孙子调到镶红旗去,腾出旗主的位置带在身边,用意已经非常的明显。
而黄台吉并没有统率任何一旗,二哥代善父子管着两红旗,老五莽古尔泰管着正蓝旗,镶蓝旗是堂兄阿敏的。正白旗在族叔手里,镶白旗在大侄子手里。努尔哈赤又握着两黄旗,黄台吉什么都没有!
原本正白旗要给他黄台吉的,可这家伙听汉人幕僚瞎说,在插汉部搞来一枚纯金打造的传国玉玺,本人险些被老奴一刀剁了,还想领兵?
蒙古、女真都有一种特殊的传统,尤其是贵族。其他儿子成年后会打发出去,留下幼子在身边,也就是实际的继承人。
这次老奴带着两黄两白旗镇压住李永芳的两汉军旗,准备旧技重施将明国的三路大军逐个击破。所以第一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