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压抑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638 字 10个月前

今年的漕运船只多调拨登莱练习海航,北上的运粮效率就荒废了近半,全依赖粮商调度。而往年漕运运粮也是走私货物居多,粮仓缺额由京中勋戚负责填补。

他们占据了北直隶三分之二的良田,今年因为漕船东调赴海,勋戚们没有按照市价将粮食填入粮库,等着入冬朝廷储粮不足时卖个高价。

而现在天启不行了,朱弘昭即将登顶,这次勋戚们在朱弘昭手里吃了一个大亏,成国公朱纯臣的两个堂弟在入宫救火的时候被拦截的宿卫击毙,弹雨之下死的勋戚名单更是写了厚厚的一叠。

勋戚之间世代通婚,沾亲带旧一次死那么多人,

所有的勋戚几乎都有亲人死在玉河桥,心怀怨气还怎么会卖粮食给朝廷?

朱弘昭已经是这个国家除了军队之外,所有士绅、豪商、地主、勋戚乃至是卫所世袭将门的敌人。

慑于他的威势,他拉拢了朝臣,用丞相府稳住了老东林人;用大将军府拉拢了杨肇基为首的在京武将集团,可依旧改变不了彼此对立的形势。

朱弘昭是坚定的复祖派,借着恢复明初制度与祖先宗法规矩的名义,改革着已经衍化为畸形的朝堂。

没有几个文官愿意看到一个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那样的强势铁血皇帝出现,到那时他们的垄断利益必然会被开刀。而朱弘昭已经开刀,根本性的原则冲突很难调和。

好在朝中不少大臣还是接受这种情况的,愿意得罪士绅亲族,与朱弘昭开创一个盛世,而盛世之前,必须要将身上的腐肉割除。

而卫所世袭军官将门更简单,因为朱弘昭要整顿卫所。这两年从兵部档案削籍的大同宣府、山东登莱

、太原、延绥诸镇的将门就是前车之鉴。

谁也不知道下一家会不会是自己,他们被文官调教成了狗,文官被朱弘昭收拾成了狗,他们失去了主人却对新的主人各种怀疑。

九万多家的世袭军官!

每一家都从卫所军制的开创者演变成了卫所军制里的吸血鬼,因为他们的堕落,强大的卫所军制轰然倒塌。失去了军户与愿意上战场的军户子弟后,卫所军的战力消解的一干二净。

没了傍身的家伙,这些军官自然更不值钱。可看着各地重整后的卫所军爆发出来的骇人战斗力,他们又觉得自己脑袋上的卫所官印还是很有含金量的,更加舍不得。

他们明智的想参与进来,担心入局太晚被清洗出位置;看不透的心里只有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朝廷要收回他们侵占的军田,那他们就是钉子户中的钉子户。

聪明人始终是少的,所以这些钉子户,还是手里

握着兵权的钉子户就成了朱弘昭的潜在对手。

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货膨胀!

前线储备军粮的警戒线最低是三个月,朝廷没粮食只能从粮商手里收购,价格虽然高一点,但并不重要,因为从经商那里抄来的金银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