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粮草黑枪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04 字 10个月前

张礴点着头,怒极而笑一抖披风来到下一辆马车,握着竹筒又是一顿捅,还是一样的,一半好米在上面,一半坏米在下面,装的很用心。

这样的米一点都不过分,如这典吏所言,搁在以前真的算是上乘良心货。边军的米,陈米生蛆受潮霉

变都是常事,更有沙土混在米中的。

张礴更知道,以前的宣大军由朝廷拨付的粮秣,袋中的大米都是泡水发胀再晾干的,这样的大米膨胀后占体积。不仅宣大,边军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待遇。

因为粮食的单位是‘石’、‘斗’、‘合’、‘升’,这些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

而这样晾晒过的米,吃下去真的会死人!

很多哗变,除了拖饷外,粮食吃死人,冬天冻死人,都是直接诱发兵变的原因。

典吏也急了,这事由他上面的令吏负责,可不能平息这帮大爷的怒火,他绝对见不到他的上级,他可能真的会死在这里。

爬到马车上几脚将上层米袋揣掉,看到了下层米袋上的记号,他松了一口气道:“陈米是徐州赵家负责转运的,不干黄家的事。”

张礴看一眼记号,是个赵字,四周印着花纹,上前狠狠一拳砸到米袋上:“查,认真查!如果都是这样装配的,卸车来不及就直接发往义州卫城,上面的

好米人吃,下面的陈米添到草料里!”

他根本不在意米是哪家船队运输的,他只要能吃的米,足够宣大军弟兄吃的米,别的事情自有专人负责,他揪出来即可,没必要趟浑水。

而副将向阳,则有些年青,分不清关键所在。

“遵命!”

身后亲兵抱拳,散开传令。

深吸一口气,张礴还是忍不住怒火转身后拔刀又转身劈出,戚刀劈开两袋米一声闷响嵌入木栏,吼道:“拨给咱宣大的军粮都这德行,给辽民的粮食是人能吃的?”

一旁典吏刚从车上滑下来,听到这话低下了头。他也是辽人,可他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

右屯卫城的粮食,不仅仅是辽军的军粮,还包括救济辽民的粮食。

张礴想都不用想,这批粮食绝对有问题,否则也不会如此精心的混合装配。可能右屯卫城的好粮食,已经全在车上了,凑不够好粮食就拿稍次一些的陈粮

顶上。

没人敢得罪宣大军,估计粮秣提调官也是没法子,才硬着头皮拿陈粮以次充好。毕竟谁也没预料到,宣大军的后军会不按常理行军,导致不得不从辽镇转拨军粮。

宣大军的粮草,由刘时敏负责,没人敢在刘时敏那里耍花招。刘时敏在乎的是名声,不是利益,只要朱弘昭在,他刘时敏要什么没有?

兵备道员张凤翼很巧合的驱马路过,看了一眼泾渭分明的运粮马车,翻身下马将马鞭抛给卫士,上前蹲下掬起一把米,抬头道:“劳烦给征西将军说一声,就说这米我们辽镇也是没预料到,请他多多包涵。明日发往宣大的军粮,绝不会出问题。”

看着族兄这明显知道内情的样子,张礴也蹲在地上瞪目咬牙道:“征西将军的脾气,除了大王外谁能压服?这是辽镇的事情,咱向征西将军说情没用。粮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一眼张礴,张凤翼低头捡着米粒道:“想听真

话还是虚话?好粮都拨给辽民了,这是虚的。实话告诉你,辽镇的军粮…在辽镇有的吃就不错了。这批粮食多是去年秋收之粮,运到北直隶后,那些人准备向建奴出售。因为封锁过严,在北直隶他们又没有专用的储粮仓库,这才霉变至此般地步。”

“今年漕船、运船调集训练,所以南粮没多少入京。北直隶出产的粮食,那些人捂在仓库里未做流通。这才拿这批粮食顶上来,下面的人也筹不到粮食!有好粮,谁不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