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结束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44 字 11个月前

他的一生,十四岁以前因为父亲的原因生活在惊恐压抑之中,时来运转后父亲光宗皇帝离奇死亡,移宫案时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就连养母李选侍都死在移宫案风波中,可他不得不忍住悲伤,挑起担子。

他连京师都没有走遍,就要为所谓的天下废寝忘食,与朝中老奸巨猾的臣子们打交道。他不是这些表里不一的老头对手,他找到了他的伴当魏忠贤。

朱弘昭的出现,让他松了一口气。

现在一切已成定局,天启睡前还想着明日摸摸自己的孩子,带着这仅有的期待,他也死了。

这时候的朱弘昭,有些睡不着觉,拿起齐王府工坊送来的最新图纸看了起来,标准作业的图纸看着就是顺眼,提笔写下一些改进建议。

工坊的研发重心已从火炮转到了机械制造,只有足够的蒸汽机,才能容纳更多的工匠,工匠的基数上去了,很多伴随的小技术都会随着机器运转被攻克、研发出来。

机械制造的主要问题就两个,第一个是制造的标准,有标准才能产量化;第二是足够的优良钢材,钢材的基础就是炼焦技术。

朱弘昭还想在自己有生之年,铺设出数万里的铁路,有铁路连接东西南北,交通便利后各地交流方便,不提经济上的好处,光是方便统治,就值得去做。

几千年下来的疆域还是这么大一块,原因就是太大了,会不方便管理。北边不必再说,纯粹就是降雨量过少,不适合耕种。

明长城是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非常的有意思,长城是依靠地形走势有选择的修建的。长城以外,都是年降雨量低于二百毫升的,长城以内,往往高于这个数值。

至于南边,安南可以说是穷山恶水之地,一来看不上,二来远离统治核心,打下来也不方便管理。

对于土地,朱弘昭有着灵魂骨子里的渴望。

前世他最大的愿望还不是娶妻生子,而是有一块自己的土地;这一世,他要吞下尽可能多的土地。他不在乎他以后的名声,哪怕是大屠杀,他也要占据足够后人生活繁衍发展的土地。

改完图纸,他沉浸在自己开疆扩土的展望中。

再回到辽东盖州,这一夜老奴再次发动夜袭,毫无意外被击退。

却让明军各营无法安心休整,进而导致明日无力发动强烈的攻势。

重重营垒外,士卒收拾着战场,天空挂着仅仅缺了一个小口的明月,月华挥洒,照的辽东冰冷的大地一片银霜。

信王裹着披风戎袍,在层层卫士护卫下,在军营内散步。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京,反正他知道自己是看不到皇兄最后一面了,没人会看到他回京面见天启,就怕天启临时更改主意。

朱弘昭登顶是人心所向,经过京中大清洗,已经没人支持天启、信王这对兄弟了。

想到伤心处,信王张嘴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面部肌肉抖动着,无比的痛苦。

他的伴当王承恩,据说因为登岸时因风浪过大,意外落水溺死。这个从小到大贴身照顾他的伴当,到底怎么死的信王也不知道,死因也只是这些保护他的卫士传达的。

没人会在乎一个伴当太监的性命,他对前途感到绝望,现在死的是王承恩,可能他也会在合适的时候死于各种急症。

死于这样原因的亲王,已不在少数。

这一夜,朱弘昭的三块心病都消除了,掌握辽镇的帝师孙承宗、天启皇帝,还有比他小几岁的吴三桂…

天启的使命结束了,即将是朱弘昭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