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打断垄断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25 字 11个月前

他们很害怕国库再次枯竭,被手握强军的新皇帝杀了补充国库。沈万三之死,晋商集体团灭,已经是鲜明生动的例子,不需要赘述。

而历史上的汉武帝,打的匈奴人逃窜漠北,光辉功绩的背后,就是国库枯竭,以及为了补充国库,被当肥羊杀死的一大批世家豪商留下的累累骸骨。

显然,查抄这方面,朱弘昭会做的比汉武帝还要出色。

方从哲对盐务已经不担心了,没有犯众怒,就算有些不长眼的人闹事情,缺乏必要的环境,也激不起大变,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撞到神机营的枪口找死。

而且晋商大案在前,死掉的那十万人可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他相信徽商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若敢学晋商,他们的结局一定比晋商还要凄惨。

见方从哲态度转变,有支持新盐法的趋势,阎应元也松了一口气,笑道:“是军机处行人丞,方公高徒徐卿伯徐大人手笔,此事朝中知之者不足十人。”

“贵阳的徐卿伯…”方从哲想了想,想起了这个学生,摇头笑笑:“未曾想此子有这般手段,监国殿下能用人,殊为难得。”

徐卿伯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而方从哲也是那一年赶鸭子上架,被神宗皇帝强逼着,也有叶向高的力保,担当了那一年的考官。

虽然主考官是叶向高,可那时候的叶向高病的挺严重,实际上负责会试选拔进士的是方从哲。按照官场规矩,那一科的进士,都能算是方从哲的弟子,他有义务传授这些弟子一些必要的官场常识。

这只是一条人脉,相互看顺眼就会由弟子转为门人,显然,方从哲与徐卿伯当年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

否则徐卿伯不可能十年下来,还仅仅只是一个御史。

弄清楚是当年的弟子搞的盐引法改革,方从哲态度明显高涨起来,脸上也是红光闪烁。起码,他也栽培过徐卿伯,徐卿伯的功劳,也能有他一份。

见他如此,阎应元也松了一口气。

“叶公的笔迹更显大气,比以往豪迈三分。”

评论着叶向高对新盐引法的支持信稿,方从哲摇头笑着又拿起次辅韩爌的信稿,看完评论,双眉挑着道:“韩老头的字也多了洒脱,看来他也是想通透了。”

又拿起同为神宗万历皇帝看重的另一个内阁重臣史继偕的信稿,毫无例外通篇都是对新盐引法的赞美,他摇头笑笑:“这个老头儿稍显露骨,不过评论的还算中肯。有

些想不到,这个鼠胆的老家伙竟然会有那么大的胆量…”

低声嘀咕着,方从哲对一旁候立的老仆道:“研墨,曹也要给监国殿下出出力。盐务重如山,曹有几分力就为殿下出几分力,务必要让这盐务稳稳妥妥。”

“史公真知灼见一眼见真章,为国分忧,学生敬服。”

方从哲的态度很重要,他的评论能直接引导京中的舆论风向。此时的叶向高,因为东林内部的大清洗,在士林中的威望已大不如前。

阎应元起身,拱手行了一个长揖大礼。

方从哲折着袖袍,起身走向书案回头道:“若不嫌老夫年老昏聩,老夫今日就收下你这个关门弟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