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白杆兵出击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99 字 10个月前

吴屯大营,实在是太坚固了。

镶白旗快打光了,顶着密集箭雨和火焰,总算是将吴屯大营炸开几个缺口。正黄旗的人杀了进去,可水西彝人并未像老奴预测的那样溃散。

彝人以战死为荣耀,悍不畏死。

朱弘昭很看重安邦彦的水西强军,熊延弼也非常看重,可大明各地的武备仓储因为火器的流行,并不多。

水西两万将士,近半还穿着整个贵州土司拼凑的藤甲,只有三千人有铁甲,其他的将士使用皮甲、棉甲充数。

棉甲性价比高,因此是穷人的玩意儿。就是巴掌大的铁板被锤打的厚棉布包裹的一种甲,元末明初红巾军再用,此时的建奴在用。

皮甲的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箭射中依旧能干净利落的穿透,刀砍上就是一条大口子,皮甲只能卸去一部分力,无法免伤。

宣大军的铠甲装备率不到两成,只有五千人才有铁甲,其他多是镶铁皮甲、棉甲充数,更多的军士只穿着战袄,是无甲部队。所以宣大军团才能行军神速,因为他们是轻装甲军团,却拥有重火力。

当年朱弘昭回山东就藩,带着三千骑家丁,光是骑兵的名头就把沿途地方文武吓得不轻,而当时他的家丁将东路、大同的武备可以说是卷干净了,全员披甲,这才惊动朝廷。

飞熊骑在山东战场纵横,除了这是战场上双方仅有的大编制骑军外,他们全员披甲,震慑的闻香叛军不敢轻举妄动。

八旗军也不是全员披甲,只有甲兵精锐才是重甲,有三分之一的人还是皮甲裹着厚厚棉衣,交战时还要往身上泼水增加棉袄的韧性,增加防护力。

正黄旗的重甲部队从缺口杀入吴屯大营,安邦彦也将自己的重甲营投入进去,死死堵住几个缺口。

如果白日,光线足够好,他会放这些人进来,用火药炸的他们人仰马翻。

可现在是夜里,月光虽亮,可也会造成指挥混乱,各项安排无法有效衔接,最稳妥的就是你我分明,比韧性,比人数。

指挥高台上,火把明亮,安邦彦看着烈焰燃烧的大营,看着几个缺口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不能让建奴的重甲部队突进来!

不说建奴方面会增高的士气,起码营垒中的车营部队

会产生恐慌情绪,造成火炮打击效率降低,进而导致建奴所受到的压制降低,会让更多的八旗兵杀进来。

只有把建奴挡在营垒外,营中的部队才能有条不紊的运转,将手里的西南毒箭、火铳、各种火药武器打出去。

“安将军,奢部弟兄到了!”

顺着副将所指,安邦彦向北看去,就见清河北岸火把环绕,在一条火龙在行进中编组方阵,奢崇明的部队要展开阵列。

“中军鼓号传令,命奢部不可轻举妄动,立稳阵脚便是功劳!”

安邦彦不需要奢崇明过河支援,过河的奢部必然阵形分散,可能千余骑一突,就会恐慌崩解。他更担心城中八旗军冲击中军不果,后撤夹击奢部,他只需要奢部的到来,为他牵制、分担防守压力。

很快,蒙古两旗撤了下来,在八旗兵的刀锋下,加入对吴屯大营的强攻。

马祥麟统率的三千骑也增援赶来,迂回侧击,一层层削切着蒙古两旗的尾翼,老奴派最精锐的镶黄旗的两千骑迎击。

吴屯大营的坚韧性超过老奴的预期,不得已将镶黄旗余下的三千多重甲步兵投入进去,意图一举撕破营垒防线

清河北岸明军援军立阵,老奴见这批援军没有过河的意图,有些失望,正准备让退下来的镶白旗残军去牵制时,北岸的奢部阵列开火了,二百多门火炮仓促发射,一来就是急速五连射,夜里炮弹乱飞,有部分直接打到老奴汗旗所在的中军!

“大汗,侍卫军在明军火炮范围内,请转移汗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