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昭担心这伙人留在翰林院,仗着资历老,有威望故意在给他出绊子,想了想对叶向高道:“叶公,就让诸位翰林保留本职,加派为北直隶巡查,替孤查查民户耕田遭到侵吞之事。借此机会历练历练,也是好的。毕竟诸位翰林熟读史书,也是知道这土地于国朝之重的,望诸卿好生勉励,莫让孤失望。”
老翰林们这回真是苦到了心眼子上,北直隶的田地被侵吞,侵吞者是哪些人大伙都是知道的,这摆明了就是要得罪人的差事,这回倒好,文震孟多嘴,每个人都有大麻烦了。
叶向高拱手出列踏前两步道:“殿下深意,臣省的,会加派精干人手辅佐诸位翰林,不使殿下期望落空。”
这是个狠人,担心翰林们打浑水弄稀泥,直接要
架空这些翰林,让下面的人去查。他可不想得罪朱弘昭,他还想着新朝初立时,当第一任丞相府的首相。
“叶公费心了,还有一件事需要叶公与诸公劳心一番。皇兄庙号、谥号等等,也别拖着了,早些敲定吧。”
处理了这些书呆子翰林,在五名内阁的磋商下,天启的庙号如朱弘昭心想的那样,成了大明中宗皇帝,谥号是达天禅道敦孝笃友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谥号一连串,关键是最后一个字,悊。悊通哲,一个意思。天启的谥号庙号,简称为大明中宗哲皇帝。
对待这个结果,朱弘昭询问了张嫣,张嫣不反对后,也就没有再为难这些朝臣。
虽然他硬拖着没有通报天启死讯,可朝中的人不是傻子。
天启在位有什么功绩?
反正这些朝臣看来,蒙古的战绩是宣大军打的,
闻香教叛乱是朱弘昭平定的,西南奢安叛乱也是朱弘昭招抚绥靖的,甚至是辽东大捷,也是朱弘昭一系的胜利,与天启有什么关系?
天启最大的功绩,就是信任朱弘昭,有容人之量。
朱弘昭硬要给天启好名声,他们也不能做的太过分,稍微卡一下就好。
宦官高层冲击文渊阁,实际上并没有引发多大的士林议论,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新出来的报刊身上。
京闻报社,真的火了。
想要兼职加入的青年士子,都快踏平了报社的门槛。
不仅是加入报社,结交阎应元这位新皇的心腹,才是重中之重。
随即,这件事情被朱弘昭更大的手笔冲击的微不足道。
随着十月到来,赴辽参战部队陆续返回北直隶等待编遣,他们的抵达,给了朱弘昭极大的底气。
翰林老官们做先锋,针对北直隶由勋戚大户侵占的土地,展开了一场从上到下染血的梳理。
好说话识时务的勋戚,交出非法侵占的土地即可,不识时务的,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将士,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犁庭扫穴,什么叫做鸡犬不留。
勋戚大户们畏惧朱弘昭,十分的恐惧这些打的八旗军溃不成军的将士,表现的很顺服。
可,不见血怎么能成?
必须要杀一批,才能更好的让活下来的人敬畏,否则心中的怨气,是散不了的,必须要拿血泼上去,驱散。
“开炮!”
一名嘉靖皇帝后妃的娘家,在炮火中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