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稳定第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86 字 11个月前

军事功勋阶级扩大已成为定势,日本战役若首尾

漂亮,下回不用他鼓动,各方面就会催促、主动去挑起战争。

怎么平衡以后的将府,是朱弘昭头等大事之一。

文官虎视眈眈遗威犹在,武人还没膨胀到跋扈横行的地步,可以预料这一日不远了。真到了武人力压文官的时候,没有来自文官的迫害,他们对皇帝的依赖就小。

而宣大系又独大,若抱团起来,他该怎么压制?他压得住,以后的人谁能如他一样压住?

征发京畿灾民十万丁壮入伍,战争淘汰下来,爬上来的将领自然是北直隶系。五万秦北边塞新军出来的将领,自然是秦系。

后续计划中将要赴日轮番作战的南军,也将在孙传庭、陈策手里诞生南军系。

在战争中扶植一系列有铁打军功的小派系关乎以后军中、将府的平衡格局。

就怕独大的宣大系在前线反弹过度,各军爆发严重不受控制的内讧,进而导致征日大军相互拖后腿,

白白损耗军士增加朝廷负担,并使大业功亏一篑。

这种情况下,曹少钦赴日势在必行,压住各方,监督各方,维持住和谐的局面,各军同心戮力将内耗降低到最低。

在旅顺港,一系列的军士引发斗殴事件起因就是辽阳军团留后军团与京畿十万新军之间的矛盾,说的小了是彼此看不顺眼,一个是为当今流过血的功勋老兵,一个是京畿的,自然看不起边塞苦哈哈。

在民间,府城的看县城的,县城的看乡镇的,乡镇的看村里的,村里住在街道上的看村落边缘的,都觉得对方是穷措大,有点自己的小骄傲。

说大了,这就是双方根源利益竞争所导致的,都觉得对方威胁到了自身地位、以后的地位。矛盾这种东西,有一方觉得有,那就有。

打仗,以现在的军士待遇和军械力量,算上将领素质,只要不是运输船队接二连三大规模的被台风海浪吞噬,足以打崩德川。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还是人为灾难,如前线内讧

、后方不稳比如朱弘昭安全出问题。

故而,今年过年宫中取消了浩大的活动,也制止各处宦官镇守筛选杂技、戏班子。除夕夜宫里燃放烟花也做了限制,从各个方面保证宫里的安稳。

朱弘昭一直住在琼华宫,吃穿来源都是温室所产,杜绝一切隐患。

现在就是维持稳定,稳定高于一切。

这种情况下,瀛王朱秀赖送秀女入宫,宫里谁敢收?

还有前线将领搜刮来的女子,比朱秀赖手里的女子更危险,都是有亲属死于战争的。把这些女子送到宫里,谁敢干这个事情担这个责任?

甚至,以后若有个带和族血统的皇子崛起,岂不是将士们打生打死,反倒抢回个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