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闹事,多大的事?
败坏了主子的兴致,本来是可以大事化小的事情,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大清洗。
怀里抱着女儿,成妃神态娴静,嘴角带着挥之不去的淡淡笑意,静静享受着难得的欢乐。
所为的士人之心,从国初开始就与朝廷不是一根绳。朱弘昭看的很明白,只要握稳军权杀士人如狗,杀掉一批还有一批会凑上来。
最简单的三点可以说明朝廷与士林即士绅、士子的关系,首先是绕不开的商税,这一点都清楚。连正
常的商税都没得收,张居正革新后收那么一点点,士绅的反弹就是有了东林的兴盛。
其次就是海禁,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都说与中国技术进步、东南闹倭寇有关。说白了,皇帝真的很想开海禁,开了海禁就能名正言顺收关税、贸易税不说,更关键的是朝廷的船队就有了挣钱的黄金门路。
官营的船队给朝廷的收入大,还是士绅的船队给朝廷的收入大?一目了然的东西,而且朝廷的资源太广,开了海禁朝廷带头,各家只能喝汤。
难道有了海禁,大明东南就不做海贸买卖了?照样做,还不用缴税,完全就是走私。隆庆开关以前,东南闹倭寇可以理解为嘉靖皇帝捞钱搞的海贸夺了人饭碗…
海禁,是给朝廷,给官营资本的枷锁,对士绅没关系。反倒是保护士绅海贸的一道枷锁,给私营资本的大绿灯。
同样道理的还有北方的马市,九边督抚想着法子降低马市数量和贸易量,为的就是限制官营资本,给
民间资本的走私,提供一种极端不平衡的供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