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人肉盾牌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58 字 10个月前

他的这面伞上面六部五寺盖了正堂大印,是他的荣耀所在。伞在手,阎应元出入各部衙门无须通报,更不需要批准。

五座金水桥上,黑压压的士子涌来,缓缓前进靠近承天门。

“学生有冤情!”

顾梦麟仰头看着朱弘昭,脚步蹒跚上前,双膝跪倒叩首。

“有坦克就好了…”

朱弘昭挑挑眉,低声嘀咕一声。

“君父?”

阎应元没听清,躬身询问。

朱弘昭摇摇头道:“今夜,朕就与他们比比耐心。”

说罢,闭目,呼吸绵长。

嘎吱…

承天门打开,赵仪拂尘抱在怀里阔步而出,两名宦官挑着灯笼随行。

黑夜中看不清多少人,赵仪只看见一对对的眸子折射着灯辉,抖抖拂尘,声音清朗:“诸位学子不专心治学,反倒非法聚集诽谤朝廷,煽动人心,致使京中不安,宫中不安。尔等意欲何为?眼中还有无《大明律》?真以为《大明律》治不得尔等!”

“学生冤枉!”

顾梦麟再叩首,长呼。

“我等冤枉!”

近三千学子下跪,光一个非法聚集,就能扒了他们的皮!谁敢承认自己是非法聚集?谁敢承认自己是诽谤朝政?谁又敢承认煽动人心?

皇帝杀了很多人,都是按着《大明律》在杀!按着《大明律》来杀,整个大明真没几个能活命。

按着《大明律》来说,对贪污等罪行有着细致而严酷的条律,比如有贪污公款类型的,如监守自盗四十贯,充军;枉法贪赃达八十贯,绞!不枉法而贪赃一百二十贯内,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过一百二十贯,绞!

不枉法贪赃很好理解,那就是收人好处在权职内给对

方方便。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涵盖范围之广又不失严密,惩罚之狠,可见《大明律》之风采。

对其他方面也深刻贯彻着朱元璋的意志,那就是以农为本,以国为本。

例如东林书院当时的评击朝政,万历皇帝是不敢杀,没心思去杀。若真按着大明律来杀,东林书院讲学的,听讲都跑不了。

在大明,只有农、工、军三个身份的人有参议政策的权力。尤其是士子和商人,朱元璋防的很紧。他宁愿百忙之中抽空与目不识丁的军户、民户讨论政策妥当与否,也不愿意听,也不会给士子、商人议政的权力。

就有人不信邪,国初时一个赵姓士子上疏提议,脑袋在南京城墙上挂了很久很久。士人玩弄文字善于鼓动,商人心思利己,这就是朱元璋的思维。在他看来,让这两种人议政,所提的政策看着再光伟正,本质上也是利于士人、商人的。

利于这些人,换个层面来说不就是在挖国朝的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