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娘满脑子迷糊,根本想不明白朱青雀有过什么用。但自然是分得清亲疏的,点着头。
侯氏继续说:“再者,你身居乾清宫,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宫里宫外。好好想想,你们乾清宫的小爷,欺负了慈庆宫的小爷,二郎该怎么向人交代?这个家,没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当。当家的就是当家的,平时
骄纵你们姐妹,那是疼爱。你们要惜福,眼巴巴瞅着乾清宫的野女子,可多的是。”
二郎才不会呢…
撇着嘴,李幼娘告退。
出殿后没看到朱青雀,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魏忠贤。
“娘娘,老奴给娘娘行礼了。”
魏忠贤笑吟吟躬身,笑着:“娘娘须知,长痛不如短痛。再怎么说也是录名玉牒的,下面人不会亏待。”
“魏公?这…”
李幼娘还没反应过来,魏忠贤欠身告退。
“青雀!”
马车里,朱青雀被两名净军压着,他努力挣扎,哭着…无济于事。
马车在宫禁、宵禁中一路出紫禁宣武门、皇城北安门,目的地是宣大某处军营。
一声隐隐约约的呼声,随着北吹夜风刮来,承天
门上,与当值的余煌下棋的朱弘昭一顿,轻轻一叹走棋。
对于朱青雀,他是喜欢的。可这孩子越来越阴郁,心思越来越沉重,这让他担心起未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送出宫。以后有出息就给个机会一展拳脚,没出息封个侯伯过清闲富贵的日子去。
去年局势彻底稳固后,赵期就提议把这孩子送出去。他还没下定决心,结果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朱慈燃才三岁出头,他带在身边稍稍关切一些,朱青雀就嫉妒。对于熊孩子的破坏力,作为过来人,他是知道的。
或许朱青雀不会做,就怕有人煽风。
朱青雀的爷爷是宣大军总教头,不能不防。也已经用过了,撑过了最艰难的时间,中兴大势已成,现在的矛盾已经小了。他刮士绅们东院的墙角,士绅们有更广大的西院来补。
想到一步步的布局,他也是难以想象,总算是撑过来了。
辽王在西南做第二预备队,朱青雀这个义子就是第三预备队,若他不幸遇害,宣大系会选择辽王,结果就是更为血腥的报复,报复的越血腥,辽王才能越安稳。
若宣大系集体叛变,他只能认栽。但朱青雀这个义子,就是引发后续矛盾的所在。按照喜欢立小皇帝的传统,宣大系只能支持朱青雀。这在道义站不住,毕竟只是义子,还不是嗣子,更不是宗室血脉。
宣大系不可能支持其他宗室上位,否则他们会面对联合清洗。
这个局,给宣大系的选择很简单,只能跟着他们兄弟走。朱青雀纯粹就是个借口,出意外后留下来的隐患,这个隐患有很大的可能完成辽王的作用,那就是宣大系为首的军方挥刀,将士绅杀干净。
可根本杀不干净,结果就是内乱,无数的人口、财富变成虚无。
给士绅的选择很简单,要么乖乖的,要么你杀我,杀我还有辽王在,要么一起杀了,可还有个隐患朱
青雀在。
这种布局有一个根本性原则前提,那就是法统。
正德无后,法统才落到嘉靖手里。现在天启把法统还给他,那法统就在他这一系。好在这一系人丁不盛,有足够布局的环境。
辽王在西南,秦良玉做大将军,这是对士绅的潜在威胁;秦良玉又有名义和威望统合杂乱派系牵制宣大系。只要他出意外,王三善就会护着辽王入京,将一切卷进来,没卷进来的杀个血流成河。
如果东宫诸妃生个小崽子,有了法统承载体,朱弘昭很担心将府变节与士绅沆瀣一气。
怕将府变节是一个担忧,如此布局更是警告各处,他早有准备!
你们动手时,思量清楚!
好在,平平稳稳渡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