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铸币与改币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82 字 11个月前

陶朗先这个人极为的自负,参加朱以溯葬礼时,溜达一圈就走了,导致朱弘昭对他有些成见。

可这个人,能力爆棚,因为能力而自负,也因为这种能力而被群起而攻,因为自负而在狱中绝食自杀。

他是万历三十五年二甲二十九名进士,浙江嘉兴人,客籍吴江。一直搞经济屯田,四十一年调任登州府知府。

正逢年成不好,他奏请开海禁,运辽东粮食接济。白莲教胡从魁乘机活动,受到他的镇压,期间又建书院、置军田,招募开垦岛田七千亩,积谷三十万石。考绩列北方第一,升山东按察副使。

四十六年,老奴攻占沈阳,明军从当年运粮海道救援。他负责海运粮食,两年间输辽一百八十万石,比陆运节省经费五百万万金。

要知道,给边军运粮一直是商会挣钱的核心路子,他这么搞,别人怎么挣朝廷的钱?

天启元年辽东局势大坏,他又从海运道上追回二十万石饷粮,等于从辽将嘴里拔牙。

当时从海道逃难到登州的人不计其数,他就按口授田,将强悍者编入军队,选一起过来的人治军,使社会秩序稳定如常。朝廷议定从通、津,登、莱,朝鲜三个方向进取辽东,命他坐镇登莱作准备。他就将追回的粮食用于两淮造船,置备兵器。

他协助经略使熊廷弼筹得兵员三万、良马万匹、艨舰两千艘、甲仗二百万副。准备就绪正要出兵,西部王化贞大军覆没,于是他完蛋了。

当时的辽镇,熊廷弼大跨步后退,保王攻熊成为各方妥协交换后的基调,陶朗先受到池鱼之灾,谁让准备的军

队去迟了?这只是借口,原因还是陶朗先太能干。

弹劾他,说他拨粮到淮南造船是为私利。

这家伙号称点金手,体制僵化很多时候稍稍变通就是钱。这钱不是白来的,而是抢那些钻僵化体制漏洞,中饱私囊的蛀虫的。

造船的确有私利,为了省钱,他走的是自己的关系,没有把好处分润出去。

在狱中受刑,陶朗先绝不承认,你们一个二个蠢的更猪一样,一个个中饱私囊,老子靠关系给朝廷省钱还有错了?

想啊想,想通了原因,于是他绝食自杀了,殉了心中的道。

陶学瞻,就是陶朗先的长子。新皇登基,陶学瞻和弟弟陶学易擂鼓喊冤,沉冤昭雪后。陶学瞻两兄弟一番考核后,跟在皇帝身边,陶学瞻跟着其父处理过政务,就进了侍从司。

陶学易纯粹是心寒,回浙江教书去了。东林大清洗后,陶学易回京进入国子监。

看完瞿式耜的折子,游士任沉吟,陶学瞻开口:“在起田兄入侍从司前,司里就议过这类事。君父的意思是增发新币,相府怕麻烦,引得人心不稳。要知道,货币革新

可比增发,更危险。”

“议过?”

顾梦麟诧异,还想参与这件事情,竖立自己有特长的形象。

陶学瞻点头:“策略是可行的,关键在于相府。相府贯彻的是五条大政,除此之外不愿节外生枝。他们怕麻烦,只要五条大政按进度完成,将是一片丰功伟绩。若改币,现在绝然不会如此平稳。所以,这条提议可以继续研究,等下届相府组建时提出。”

瞿式耜点头,侍从司当初的议案实在是有些过火,增发钱币是一回事,改币又是一回事。因为改币而亡国…准确来说,很多朝代都是末期税收败坏,不得不改币。使得改币,成为一种影响很恶劣的政治信号。

难怪相府不愿,收益不清楚,反正危险是看的着的。

不甘心,问:“那增铸钱币一事呢?”

陶学瞻看向游士任,游士任一笑:“不谋而合,愚兄也有这个心思。”

笑的比较僵,故意误导瞿式耜,但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