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议案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00 字 11个月前

毕竟吃亏的是勋戚,此时勋戚的领袖人物是魏国公徐弘基,不再是英国公张维贤。跟着徐弘基能站队正确,有肉吃,就这么简单。

现在不能定案,但要给案件定性,让下面人根据定性来审案。否则这么大的案子,下面人不敢审,也审不出什么。

这个案子搞不好审案的三法司大员要名声臭十里,他

这个御史台总头目都有可能下台,很危险。

这时候,轮到秦良玉打瞌睡,她又不傻。又和将府没关系,搅进去做什么。

叶向高问:“刑部派个左侍郎即可,尚书周应秋下去,这是为何?”

这还不是三法司最高审案班子,最高审案班子出动,基本上是对案件做终结。叶向高看来都派副手就好,办不好还有回旋的余地。

“是他自己提议的,不好更改。”

钟羽正说着,眼睛上翻看了看悬着的灯笼,叶向高理解了,皇帝的意思。

很不仗义的将议案推给史继偕:“来,太保看看。”

史继偕现在就差太师和太傅两个加官,神情郁郁看一眼叶向高,装模作样翻开议案扫一眼,推回去:“右相提议中允,老朽瞅着没问题。”

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他什么风浪没经历过?事情来问相府,说明皇帝不想大开杀戒,要放江南人一马,这说明就是小事,费心费思做什么?几次逆案,杀的人头滚滚时,三法司问过相府?

现在的问题是将案子审好,让江南人吃痛还要念你的好。否则你轻打板子,人家一个跳的比一个高,处处喊冤

骂你做事不公。放火烧了你家,都是小事情。围住你家小崽子一顿乱揍,也不是没发生过。

如果要重打板子,同理,三法司估计连夜就南下了,问都不会问一声相府。就跟将府打外仗一样,制定好计划动手了,才会来找你要各种东西。

“那就依史太保的意思来做。”

轻飘飘一句话吐出来,叶向高将议案翻开,提笔签字,画押,用印,一气呵成转手推给史继偕,四人分别签字后交给行人司司正抄录入档,由后面的车厢负责制作委派文书。

对于叶向高的小手段,史继偕浑不在意,又不是大事。

“你们的事情完了,现在轮到老朽的了。有司提议,认为陕西总督蔡复一病重,当另选贤能赴任是一事;宁夏套西诸部反叛围攻兰州是一事;征西大将军杨肇基前线鏖战幸苦是一事;有司弹劾辽王于四川大开杀戒,未报朝廷而擅杀大员是一事;还有就是,今年选秀一事不能再拖了。皇帝已满十六,按制也到了选秀的年龄。”

叶向高说着,从抽屉里取出厚厚一踏议案,自己翻看看了看补充道:“还有一事,晋王千岁有功于国,却被天子编入六韬军团担任哨官,有失天家体统。都议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