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酒酣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57 字 10个月前

所以改为宽轨,一次四马并排,拉更大的车,可以运载更多的东西。

毕竟现在铁路运输最大的问题还是沿途规划问题,一些河桥、过山的铁路修不了双排铁路,只有单独一条,这就需要两头对往来车辆进行调度、安排。这是限制铁路运输,眼下最大的问题。

不过运力并不紧张,还没到问题为难人的地步。相府的意思是这种单线地段再投钱开辟一条单线,这样一来一去两条线,就不会共用一条线而产生拥堵问题。

陈宽则是增加单次运输量,缓解这种运力紧张带来的问题。

深深看一眼陈宽,这不是活宝,是故意在前面弄了一连串的笑柄,借此吸引人的注意力,后面才把核心抛出来。

估计,很多看了这神器图的人,只看了前头就把这人轰走了。

窄轨扩宽,并不难,东西都已经铺好了,缺的就

是人工。修铁路最麻烦的事情是规划、测量铁路线路,其次是基建问题,最后是运输枕木及铁轨。

在原有线路上扩宽,种种问题早已解决,缺的就是人工耗费。

将《二十四神器图》递给李秀娘,朱弘昭扭头问:“状元公,如何看?”

余煌笑道:“可保举做一个工部郎。”

缓缓点头,朱弘昭扭头看神情忐忑的陈宽道:“先生有大才,若愿意出仕工部,我二人可联名奏保。”

“能为国出力,敝人之夙愿也。”

陈宽抱拳拱手俯身,忍不住落泪:“先生于某有再造之恩,还请告知姓名,日后也好登门拜谢。”

他投稿京闻日报,一个小秀才名声上就弱了一帮举人。更何况京闻日报已经成了进士、翰林争锋的舞台,一个个都拼了命的想在上面发表稿子,为的不仅是名声传天下,更关键的是能上达天听。

京师那么多的人,能让皇帝记住名字,就是一种

成功,一种极大的成功。

陈宽毫不怀疑眼前两位侍从真假,虽然侍从司的制服简明、凝炼洋溢着尚武风气,导致民间大规模仿制。可这里是什么地方?大军汇聚,锦衣成群而过,谁敢穿高仿的侍从司青花对襟比甲制服?

更何况,京中名士陈子龙也在这里,不会有假,顺理推过去,自然自己的前途有着落了。

笑了笑,朱弘昭抬手压着李秀娘的手,道:“大明一宗室而已,为国举才本就是份内之责。”

“原来先生是天家血脉,失敬了。”

陈宽再次拱手,国朝中兴,龙韬卫赶赴日本戍守,都给宗室阶层赢来了数不尽的拥护,再说宗室一直坐牢被软禁,地方上没什么恶名。名声好起来,挡都挡不住。

骂宗室与民争利的只有一种人,是士绅。

陈宽一个北漂,若有宋应星那样的家族背景和举人身份,也不会落到今日这一步。还是在河边悲怆唱着乡音小调,才被老乡楚离邀请登船。

珠帘内,琴音一停,楚离也拱手贺喜。

陈子龙则没有多大的感慨,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前路在哪里。他是少年名士,官场、士林人脉、名声响亮。可他老子升官速度太快了,科考要避嫌,估计只能走萌官的路子。

常年和侍从司混在一起饮酒,他已经看过无数大员的升升落落起起伏伏,甚至对做官已经有了一种抵触心理,不想过担惊受怕的生活。

他不怕自己犯错误,而是他的朋友太多了,现在根本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越抱团死的越惨。复社中人,领袖张溥称他为阿弟,张采对他亦师亦友。

整个三吴名士圈子里,没有人不是他朋友。这帮人让他感觉到害怕,故而昼伏夜出,醉梦红楼之中,不愿意出来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