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入京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70 字 11个月前

“臣谢主隆恩。”

高杰单膝跪地,朱弘昭颔首轻嗯一声,高杰起身落座飘飘然,接受各处恭贺。

他虽然也是大将军之一,可真缺少地方厚重的屡历。何况,中枢当个签字画押的将军,哪有在西北当个土皇帝来的逍遥畅快?

朱弘昭又看向杨御藩:“高杰留出的位置,你先顶上。五年后,下放。”

“臣遵旨。”

朱弘昭已经想好了怎么安置杨御藩,五年后杨肇基执掌将府,那杨御藩不管内陆去什么地方,以他现在的军阶都是很尴尬,也让人不安心的。他们杨家父子不安心,让他们不安心的原因就是皇帝不会安心。

五年后,杨御藩要么去瀛洲两省执掌驻军,要么去两广当平蛮将军去攻打安南。总之,腹心区域不能让他执掌军权,中枢京营禁军体系更不可能。

朱弘昭又看向秦良玉:“余下的五年,就幸苦了大将军了。”

“蒙皇上器重,臣不敢言幸苦。”

秦良玉布着皱纹面容上带着喜色,更多的是忧愁。

她是大将军,获得天下女子的拥护、叫好,换言之,天下男子一个个脸上无光。而且她想的更远,中兴之初一个女子屡认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十年,后人恐怕都会蒙羞。

可真是没法子,军队是一头怪兽,为了更好控制住这头怪兽,朱弘昭只能选一个有威望能镇得住,同时更好说话的人来管理将府。

杨肇基不行,他的关系网太强大了。

何冲也不行,不是忠臣与否的问题,而是何冲的胆子

太大,谁知道一觉睡醒后,大明各处边军会不会发疯同时向外扩地?

这种向周围所有势力开战的事情,朱弘昭相信何冲能干的出来。

只有将将府裁剪好,规划好的制度、限制成为人人认可的规矩后,放何冲、杨肇基两个人上来,朱弘昭才能安心。

杨御藩心中没有失落是不可能的,可也只能接受。

皇帝开诚布公的官职变动,已经是最大的诚意所在。

这就是从龙首功带来的祸端,杨家是从龙之首这一点无人能质疑。是杨肇基为皇帝稳定了京营,是杨御藩带着神机军团攻破居庸关表明了军队的立场。

为避免尾大难除时发生的暴力事件,只能压着杨家父子,让他们发展速度慢一些。

这真没办法,也怪天启皇帝太狠,为了拉拢杨肇基,直接升任杨御藩做神机营副将。

否则老的功劳不计,给儿子叙升官阶谁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偏偏杨御藩的起步官阶太高了,只能以镇守宣大为名义,将杨御藩冷藏五年。

现在,登莱系的贺虎臣立下大功,杨肇基这个征西大将军也有后方调度之功,不能不升赏,只能将杨御藩放出

来。

也只能开诚布公的谈,让杨家父子安心等待五年。也让将府看明白,只要服从安排,人人都是安全的,未来该有的都不会少。

军队稳定,第三届相府的掌舵人定好。

要不要清洗士绅,全看叶向高、袁可立、史继偕这帮人的心思。反正朱弘昭是给他们铺了路,要搞就去搞,别忘了分红就行了。